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平衡增长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18:42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严重失衡的世界经济的内在缺陷充分暴露,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需要经历艰难的再平衡过程。在此背景之下的中国经济也开始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时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相应的金融制度改革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能否通过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促使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平衡增长,成为中国政府部门和国内外学者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般而言,在市场体系发育完善的发达国家,总量性宏观经济政策更擅长于解决总量失衡问题,而结构性宏观经济政策则侧重于调节结构失衡问题。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导致总量政策可能具有非对称性效应,因而也可能起到调结构的作用。对于中国而言,在诸多总量性政策工具中,货币政策体系中的汇率改革政策同时承担着市场化改革和短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双重角色,其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影响如何值得关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启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长期的对美元升值态势,因而尤其需要关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的影响。而201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实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平衡增长效果,不仅能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平衡政策操作实践提供经验证据,而且对于开放宏观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客观分析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平衡增长效应需要兼顾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同时,需要考虑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针对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部门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节奏和力度进行了相应调整。另外,由于在此期间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总量和结构层面的影响机制可能会表现出非线性动态变化的时变性特征。因而,基于相关理论的实证检验需要同时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现有相关研究未能同时兼顾这三个问题,因而其研究结论也具有一定内在局限性。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中国经济在总量和结构层面失衡的具体表现,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汇率变动对其经济总量和结构影响的传导机制和渠道,以此作为论文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考虑到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中存在着快慢不等的升值速度变化,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短期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总量失衡的影响较大,且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产出差距及区域产业产出波动对中国经济其他诸多维度的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及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总量视角和区域产出差距和区域产业产出波动影响区域经济平衡的结构视角,采用能捕捉非线性影响机制转变的M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的效应。论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对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央行的反市场预期操作效果的实证分析表明,在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不同时间区间里,反市场预期的人民币汇率操作对短期资本流入数量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两区制特征,不同区制的划分主要以国际宏观经济环境是否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为依据。相对于正常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时期,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操作对短期资本流入规模的抑制效果更明显。但考虑到汇改以来的短期资本月度平均规模,这种抑制的总体效果仍然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资本账户管制等手段来抑制短期资本的过度流入。其次,人民币升值对区域间和区域内产出差距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快速升值和缓慢升值的两区制特征。并且,无论是在快速升值区制还是在缓慢升值区制下,人民币升值都会缩小区域间和东、中部区域内的产出差距,但会扩大西部地区的区域内产出差距。在快速升值区制下,人民币升值对区域间产出差距缩小的影响更为明显。另外,升值速度的快慢对各区域内产出差距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再次,人民币升值对区域产业产出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2005年汇率改革重启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对三大区域第一、二产业产出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两区制特征,对第三产业产出的影响则没有明显差异,这种不同的区制可划分为快速升值区制和缓慢升值区制。相应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在快速升值区制中对各区域第一、二产业产出的冲击更大。从区域产业比较的角度看,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对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中部地区的第二产业,以及西部地区的第一、二产业的产出产生较大负向冲击。因此,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充分考虑快速升值对东中西部地区不同产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的不利影响。最后,本文实证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包括: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仍需充分考虑其对不同区域产业部门的潜在异质性影响,以改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大背景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再平衡导致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需低迷将趋于常态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充分考虑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国内不同区域产业产出影响的同时,还需要格外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短期资本流动以隐蔽手段频繁进出中国,可能会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832.6
【部分图文】:

过程图,汇率变动,结构层面,过程


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禀赋要素结构的差异,!^>1及国内市场分割等因素妨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汇率的变动会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对一国的经??济平衡増长产生影响,其主要的影响机制概括为如下图2-1所示:???巧区域产化产出??I?区巧产出差距???汇率变动?I??????■?1?^疫济平衡增长-??'?^承苗’??—t??参令正常阳I资本U??《Si??■?j—??义Y总量层面^??、?短期资本?-J??困2-1汇率变动对经济平衡増长的影响机制分析??在图2-1中,汇率变动对结构层面的影响又可W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在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既定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导致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对各区域的对外贸易产品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各区域的净??资本流入流出,进而通过影响区域木同产业的产出而对区域产出差距带来影响。??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汇率的长期性变动会对各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对区域不同产业的产出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区域间的产出差距。??具体到人民币升值问题,现有研究中无论是基于总量的视角还是基于结构的??视角,其研究的前提是,自汇率改革重启W来,人民币升值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影响机制是不变的。但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表明

西部人,西部地区,相对差距,初始基


??剑玻埃保衬甓?胁亢投?鞑康厍?娜司?牵模校崳?比值分别缩小到1.71倍和1.80倍。因而,区域间的相对差距明显缩小。另一方??面,结合图3-5图和图3-6也可W看出,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的绝对水平较高,??但人均GDP的产出增速较慢,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起点虽然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中部地区则介于二者之间。虽然这种増速的高低与初始基数有关,但仍??然可W明显看出,西部地区的长期快速增长是区域间相对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这种区域增长差异可能与中国2000年1^来大力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的塌陷则较为明显。送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对其赶超速度较??快,截止到2013年底,两个区域之间的人均GDP水平己经很小。??70.000?]??—f—全国人均GDP????60.000?—?_^东部人均?GDP??50.000?-?—A-中部人均GDP??化000-—西部人均?GDP??3。。。??2。。。。^??10.000?-?I?ill?ill?—??0?1—1?I?I?I?I?I?5?I?\?I?I?I?I?i??2000?2001?20胆?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数据来源:国研网。如无另外说明,下同。??图3-5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变化请况:2000-2013??25.00%?1??23.00%?i?y??E??-tfp-?+?gPA^IGDP±i3I?W??9.00%?-?_西部人均GD峭速V??7.00%?_?I

西部人,西部地区,相对差距,初始基


??剑玻埃保衬甓?胁亢投?鞑康厍?娜司?牵模校崳?比值分别缩小到1.71倍和1.80倍。因而,区域间的相对差距明显缩小。另一方??面,结合图3-5图和图3-6也可W看出,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的绝对水平较高,??但人均GDP的产出增速较慢,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起点虽然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中部地区则介于二者之间。虽然这种増速的高低与初始基数有关,但仍??然可W明显看出,西部地区的长期快速增长是区域间相对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这种区域增长差异可能与中国2000年1^来大力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的塌陷则较为明显。送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对其赶超速度较??快,截止到2013年底,两个区域之间的人均GDP水平己经很小。??70.000?]??—f—全国人均GDP????60.000?—?_^东部人均?GDP??50.000?-?—A-中部人均GDP??化000-—西部人均?GDP??3。。。??2。。。。^??10.000?-?I?ill?ill?—??0?1—1?I?I?I?I?I?5?I?\?I?I?I?I?i??2000?2001?20胆?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数据来源:国研网。如无另外说明,下同。??图3-5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变化请况:2000-2013??25.00%?1??23.00%?i?y??E??-tfp-?+?gPA^IGDP±i3I?W??9.00%?-?_西部人均GD峭速V??7.00%?_?I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连城;李方正;;中国需求结构失衡判定的国际比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白晓燕;郭昱;;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波动特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6期

3 王彬;马文涛;刘胜会;;人民币汇率均衡与失衡:基于一般均衡框架的视角[J];世界经济;2014年06期

4 李芳;李秋娟;;人民币汇率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基于2005-2012年月度数据的MS-VAR模型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3期

5 苏海峰;陈浪南;;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时变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半参数函数化系数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2期

6 徐伟呈;范爱军;;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7 戴觅;徐建炜;施炳展;;人民币汇率冲击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11期

8 杨海珍;熊园;杨晓光;;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结构性变动实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12期

9 邵骏;张捷;;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基于拓展索洛模型的跨地区、跨行业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10 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2850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850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