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通胀记忆与地域认同:基于三地调查数据的年龄-时期-世代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20 02:35
   本文运用年龄-时期-世代多层次模型,对世界价值观调查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收集的5期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三地民众通货膨胀记忆和地域认同差异的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研究发现,调查时期、调查地区和个体年龄对三地民众的通货膨胀记忆强度具有显著预测力;世代的长期效应通过年龄和时期的短期效应间接作用于通货膨胀记忆强度,进而增强人们的本地认同,降低其个体认同、民族认同和全球认同。研究细化了集体记忆形成过程中世代效应的影响过程,探讨了通过保持物价稳定来提升三地民众民族认同的可能路径。
【部分图文】:

通货膨胀,效应,民族认同,大陆


民众的通胀记忆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大陆民众的通胀记忆在1995-2001年间经历了一次几与通胀率同步的下降,这种通胀记忆强度非线性的时期效应可被视为民众对短期内物价水平变化的快速反应。图2通货膨胀记忆的年龄效应(a)和时期效应(b)为了探讨通货膨胀记忆对三地民众认同重构的影响,厘清记忆对认同作用机制的年龄-时期-世代效应及其地域差异,研究进一步采用HAPC-CCREM模型,分析影响民众个体认同、本地认同、民族认同和全球认同的个体层面固定效应以及时期和世代的随机效应,结果如表2所示。从固定效应来看,个体认同、本地认同、民族认同与全球认同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地域差异。其中,香港民众的个体认同程度显著低于大陆(p<0.001),本地认同、民族认同与全球认同水平则与大陆相当;台湾民众除本地认同低于大陆外(p<0.001),个体认同(p<0.001)、民族认同(p<0.001)和全球认同(p<0.001)均显著更高。也就是说,具体到通货膨胀这一全球性风险事件中,在其他控制变量和通胀记忆强度取值一定的情况下,以大陆为参照,香港民众出现“风险自担”心态的程度相对更低;台湾民众则较少视本岛为命运共同体,转而寻求个体自治、民族认同感和世界公民身份。表2地域认同的多水平年龄-时期-世代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个体认同本地认同民族认同全球认同Coef.SECoef.SECoef.SECoef.SE层1:固定效应截距2.396***0.2592.884***0.3372.370***0.2981.641***0.412地区(0=大陆)台湾0.542***0.056-0.522***0.0510.513***0.0420.840***0.062香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于思;;民族主义、国家认同与数字化时代中国网民的集体记忆[J];全球传媒学刊;2015年04期

2 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0年02期

3 章清;“策问”中的“历史”——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侧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黎熙元;全球性、民族性与本土性——香港学术界的后殖民批评与香港人文化认同的再建构[J];社会学研究;2005年04期

5 高新林;台湾的三次通货膨胀及其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婉卿;黎熙元;;身份的迷思:香港居民多元认同辨析[J];当代港澳研究;2017年01期

2 刘于思;;民族主义、国家认同与数字化时代中国网民的集体记忆[J];全球传媒学刊;2015年04期

3 李夷白;;从黄飞鸿到叶问——以反派角色设置浅析武侠电影核心价值与流变[J];传媒国际评论;2015年00期

4 王艳娟;李少军;;迎拒之间的选择:清末科举改试策论与西史接引[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5 张媛;;潜移默化: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培养[J];传播与版权;2015年04期

6 葛明驷;何志武;;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现实与想象的冲突——基于对国家形象片网民评论的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袁爱清;;媒介幸福感研究:隐喻与构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8 刘立刚;程程;刘庆庆;高雅娟;周倜;;媒介使用对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分析及对策——以云南地区为例[J];新闻论坛;2015年01期

9 向曙曦;李臣凯;;新媒体使用对成人教育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对策[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方笑一;;皇帝之问:宋代殿试策问及其模式化焦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0年02期

2 孙玮;李美慧;;制造上海:报纸中的“上海开埠”——以2003年为例[J];新闻大学;2009年04期

3 丁未;;黑白世界:一个城中村的互联网实践——社会资源分配与草根社会的传播生态[J];开放时代;2009年03期

4 江时学;;拉美国家重视强化社会凝聚力[J];求是;2008年23期

5 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J];新闻大学;2007年03期

6 章清;“策问”中的“历史”——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侧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章清;中西历史之“会通”与中国史学的转向[J];历史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于思;亓力;赵舒成;;通胀记忆与地域认同:基于三地调查数据的年龄-时期-世代效应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9年05期

2 何培忠;;日本学者副田义也谈“世代”[J];青年研究;1986年07期

3 本刊编辑部;;C位出道,这是Z世代的舞台[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9年02期

4 李少威;;“软世代”的崛起[J];南风窗;2016年22期

5 沈杰;;青年、世代与社会变迁:世代理论的源起和演进[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H.克诺尔 ,关山;当前社会的世代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9期

7 林·契什姆;苏颂兴;;知识的世代、世代的知识和知识的生产[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3期

8 ;最新人群——“Z世代”的生存状态[J];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03期

9 秦麟征;“未来世代研究”展望──兼评首届“将来世代国际论坛”学术研讨会[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10 马季方;为了将来世代的幸福[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毕文灏;“罐装世代”的政治感觉及其实践[D];上海大学;2017年

2 葛建伟;“E”世代人群生活方式分类与电磁炉消费行为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90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890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6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