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论到边缘论: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
发布时间:2020-12-17 20:13
本文全面地探讨了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问题,并尝试将信心的角度纳入本文中,综合诠释香港经济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来回顾十四年以来香港经济的发展与港人对经济的信心,从而探讨回归后香港经济的历史变迁与历史地位。一方面,本文探讨香港经济发展与“外部”的信心问题,从机遇论、中心论到边缘论,再到当下的发展,正好反映出香港在回归后因经济起伏而带来的对中国內地(外部)的信心体现:有信心为中国內地带来繁荣失去信心担心中国內地的发展中被边缘化有信心能够与中国內地互相配合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本文探讨香港经济发展与内部的制度问题,也就是讨论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地位的发展。如果说,回归后一大段日子的经济发展过程反映了香港对中国内地经济而引起的信心问题,而“金融海啸”后的联系汇率制度讨论则是反映香港对美国、中国经济发展信心逆转时所带出的问题,也就是香港应如何发展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问题。如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联系汇率制度在1983年产生的历程,及其后的运作与发展,再解释联系汇率制度如何稳定香港这种属外向型经济...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联系汇制度的运作
五、机遇(Chances);及六、政府支持架构(Government)而且,这些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图2-4)。图2-4:波特的《钻石模型》资料来源:MBAlib,波特〈钻石模型〉理论http://wiki.mbalib.com/zh-tw/%E6%B3%A2%E7%89%B9%E9%92%BB%E7%9F%B3%E7%90%86%E8%AE%BA%E6%A8%A1%E5%9E%8B产业集群要在一个国家里具国际强大竞争力,需要这六个因素紧密互动协作和配合,而政府与机会这两大变量因素(后者是不能控制的)则对这六个因素起了综合影响作用。
a:美元对日元的汇价走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风暴后香港的货币局制度——联系汇率的现状和未来[J]. 郑龙华. 中国市场. 2011(31)
[2]金融产业集聚研究评述[J]. 张婷. 金融发展研究. 2011(06)
[3]区域金融中心定位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讨论[J]. 王叙果,王宇伟. 学术界. 2011(06)
[4]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J]. 朱邦宁. 甘肃理论学刊. 2010(06)
[5]人民币一定要有个锚[J]. 张五常. 商界(评论). 2010(09)
[6]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汇率制度的未来选择[J]. 唐静武. 商场现代化. 2010(23)
[7]全球金融中心的百年竞争:决定金融中心成败的因素及中国金融中心的崛起[J]. 赵晓斌. 世界地理研究. 2010(02)
[8]金融中心理论概述[J]. 尤哲明.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06)
[9]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影响——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J]. 何晓静,冯邦彦. 国际经贸探索. 2010(03)
[10]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J]. 黄志飞,李倩茜.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3)
博士论文
[1]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D]. 王剑.东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CEPA框架下粤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研究[D]. 黎秀莉.暨南大学 2011
[2]广东省在“泛珠”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推动作用[D]. 罗志慧.华南师范大学 2007
[3]香港经济边缘化问题研究[D]. 黄国林.暨南大学 2007
[4]香港上海金融中心定位以及发展前景比较研究[D]. 李默.暨南大学 2006
[5]香港联系汇率制及其发展趋势[D]. 刘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6
[6]对香港联系汇率问题的探讨[D]. 钟国荣.华侨大学 2003
[7]完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探讨[D]. 黄英伟.暨南大学 2003
[8]关于香港联击汇率制度“存”与“废”的研究[D]. 曾煜俭.暨南大学 2002
[9]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研究[D]. 马兆麟.暨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22636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联系汇制度的运作
五、机遇(Chances);及六、政府支持架构(Government)而且,这些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图2-4)。图2-4:波特的《钻石模型》资料来源:MBAlib,波特〈钻石模型〉理论http://wiki.mbalib.com/zh-tw/%E6%B3%A2%E7%89%B9%E9%92%BB%E7%9F%B3%E7%90%86%E8%AE%BA%E6%A8%A1%E5%9E%8B产业集群要在一个国家里具国际强大竞争力,需要这六个因素紧密互动协作和配合,而政府与机会这两大变量因素(后者是不能控制的)则对这六个因素起了综合影响作用。
a:美元对日元的汇价走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风暴后香港的货币局制度——联系汇率的现状和未来[J]. 郑龙华. 中国市场. 2011(31)
[2]金融产业集聚研究评述[J]. 张婷. 金融发展研究. 2011(06)
[3]区域金融中心定位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讨论[J]. 王叙果,王宇伟. 学术界. 2011(06)
[4]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J]. 朱邦宁. 甘肃理论学刊. 2010(06)
[5]人民币一定要有个锚[J]. 张五常. 商界(评论). 2010(09)
[6]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汇率制度的未来选择[J]. 唐静武. 商场现代化. 2010(23)
[7]全球金融中心的百年竞争:决定金融中心成败的因素及中国金融中心的崛起[J]. 赵晓斌. 世界地理研究. 2010(02)
[8]金融中心理论概述[J]. 尤哲明.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06)
[9]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影响——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J]. 何晓静,冯邦彦. 国际经贸探索. 2010(03)
[10]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J]. 黄志飞,李倩茜.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3)
博士论文
[1]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D]. 王剑.东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CEPA框架下粤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研究[D]. 黎秀莉.暨南大学 2011
[2]广东省在“泛珠”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推动作用[D]. 罗志慧.华南师范大学 2007
[3]香港经济边缘化问题研究[D]. 黄国林.暨南大学 2007
[4]香港上海金融中心定位以及发展前景比较研究[D]. 李默.暨南大学 2006
[5]香港联系汇率制及其发展趋势[D]. 刘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6
[6]对香港联系汇率问题的探讨[D]. 钟国荣.华侨大学 2003
[7]完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探讨[D]. 黄英伟.暨南大学 2003
[8]关于香港联击汇率制度“存”与“废”的研究[D]. 曾煜俭.暨南大学 2002
[9]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研究[D]. 马兆麟.暨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22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92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