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道德风险模型的担保企业评委激励机制
发布时间:2021-01-02 01:04
现有团队道德风险问题针对担保企业的研究鲜有所见,而且大多团队人数为两人.运用经济学激励理论,通过引入国外有关道德敏感度测量的成本函数,构建了适合担保企业评委团队道德风险的激励模型.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研究了各研究参数的变化与激励强度的关系.研究得出了若干对防范担保企业评委团队道德风险有益的结论和管理建议.
【文章来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9年20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评委团队成员间合作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
76??数学的实践与认识??49卷??图3评委业务经验和能力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从图3可知,随着评委成员业务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对其激励强度也应增加.通过激励,??将评委内在的经验和能力调动激发出来.对于同水平业务经验能力的评委,随着人数的增加,??对其激励强度也应相应增大.其次,从图3的左右图对比可知,对于同水平业务经验能力的??明有一定道德意识,但道德意识水平还不够,这时是非常需要通过激励来引导其行为的.??由图2_2可知,当评委的人数增加到5位时,随着评委道德敏感度提高,对评委团队要施??加更高激励.这是因为,随着评委团队人数的增加,虽然评委团队间评审中相互协作效应存??在,但是由于人数增加,评委团队之间分歧也在增多,评委要说服其他成员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在增加,因此,需要更强的激励.其次,对比图2-2左右图可知,当评委增加为5位时,担保风??险波动变大(a2?=?50),道德敏感度处于低水平时(m二0?0.3),应减少对其激励强度;当评??委道德敏感度处于中低水平时(m?=?0.3?0.4),激励强度递增率呈增大趋势.??图2?-1评委道德敏感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图2?-2评委道德敏感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3)评委团队的业务经验和能力t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评委团队自身的业务经验能力是影响项目评审的重要因素.在选取业务经验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参数同时,本文还选取评委团队人数和评委团队努力标准作为次要研究参数.??T与Bi的关,系仿真图((72=0.5)??T与印的关系仿真图(a2=5)??
76??数学的实践与认识??49卷??图3评委业务经验和能力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从图3可知,随着评委成员业务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对其激励强度也应增加.通过激励,??将评委内在的经验和能力调动激发出来.对于同水平业务经验能力的评委,随着人数的增加,??对其激励强度也应相应增大.其次,从图3的左右图对比可知,对于同水平业务经验能力的??明有一定道德意识,但道德意识水平还不够,这时是非常需要通过激励来引导其行为的.??由图2_2可知,当评委的人数增加到5位时,随着评委道德敏感度提高,对评委团队要施??加更高激励.这是因为,随着评委团队人数的增加,虽然评委团队间评审中相互协作效应存??在,但是由于人数增加,评委团队之间分歧也在增多,评委要说服其他成员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在增加,因此,需要更强的激励.其次,对比图2-2左右图可知,当评委增加为5位时,担保风??险波动变大(a2?=?50),道德敏感度处于低水平时(m二0?0.3),应减少对其激励强度;当评??委道德敏感度处于中低水平时(m?=?0.3?0.4),激励强度递增率呈增大趋势.??图2?-1评委道德敏感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图2?-2评委道德敏感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3)评委团队的业务经验和能力t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评委团队自身的业务经验能力是影响项目评审的重要因素.在选取业务经验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参数同时,本文还选取评委团队人数和评委团队努力标准作为次要研究参数.??T与Bi的关,系仿真图((72=0.5)??T与印的关系仿真图(a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含两类公平偏好的委托多代理和团队激励实验理论研究[J]. 蔡闽.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0)
[2]基于互惠动机的团队激励动态博弈分析[J]. 唐瑜,魏光兴,彭京玲.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10)
[3]互惠偏好下基于不同博弈时序的团队激励与效率比较[J]. 魏光兴,彭京玲,蒲勇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4]工程项目质量的团队激励机制研究[J]. 曹天,曾伟,周洪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5(03)
[5]整合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的多主体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激励[J]. 施建刚,林陵娜,唐代中. 系统工程. 2015(04)
[6]基于团队道德风险模型的担保企业集团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 李铁宁,罗建华. 管理工程学报. 2015(01)
[7]企业集团道德风险与信用风险的作用机理研究[J]. 杨扬,周宗放,肖珉. 系统工程学报. 2012(06)
[8]异质群体中道德风险与共享资源的合作治理研究[J]. 夏茂森,朱宪辰,江波. 系统工程学报. 2011(05)
[9]农村小额团体贷款防合谋机制设计[J]. 孟卫东,周苹逢,江丽梅. 科研管理. 2011(06)
[10]有限理性条件下项目团队合作中多代理人行为演化[J]. 韩姣杰,周国华,李延来,陆绍凯. 系统管理学报. 2011(01)
本文编号:2952341
【文章来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9年20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评委团队成员间合作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
76??数学的实践与认识??49卷??图3评委业务经验和能力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从图3可知,随着评委成员业务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对其激励强度也应增加.通过激励,??将评委内在的经验和能力调动激发出来.对于同水平业务经验能力的评委,随着人数的增加,??对其激励强度也应相应增大.其次,从图3的左右图对比可知,对于同水平业务经验能力的??明有一定道德意识,但道德意识水平还不够,这时是非常需要通过激励来引导其行为的.??由图2_2可知,当评委的人数增加到5位时,随着评委道德敏感度提高,对评委团队要施??加更高激励.这是因为,随着评委团队人数的增加,虽然评委团队间评审中相互协作效应存??在,但是由于人数增加,评委团队之间分歧也在增多,评委要说服其他成员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在增加,因此,需要更强的激励.其次,对比图2-2左右图可知,当评委增加为5位时,担保风??险波动变大(a2?=?50),道德敏感度处于低水平时(m二0?0.3),应减少对其激励强度;当评??委道德敏感度处于中低水平时(m?=?0.3?0.4),激励强度递增率呈增大趋势.??图2?-1评委道德敏感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图2?-2评委道德敏感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3)评委团队的业务经验和能力t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评委团队自身的业务经验能力是影响项目评审的重要因素.在选取业务经验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参数同时,本文还选取评委团队人数和评委团队努力标准作为次要研究参数.??T与Bi的关,系仿真图((72=0.5)??T与印的关系仿真图(a2=5)??
76??数学的实践与认识??49卷??图3评委业务经验和能力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从图3可知,随着评委成员业务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对其激励强度也应增加.通过激励,??将评委内在的经验和能力调动激发出来.对于同水平业务经验能力的评委,随着人数的增加,??对其激励强度也应相应增大.其次,从图3的左右图对比可知,对于同水平业务经验能力的??明有一定道德意识,但道德意识水平还不够,这时是非常需要通过激励来引导其行为的.??由图2_2可知,当评委的人数增加到5位时,随着评委道德敏感度提高,对评委团队要施??加更高激励.这是因为,随着评委团队人数的增加,虽然评委团队间评审中相互协作效应存??在,但是由于人数增加,评委团队之间分歧也在增多,评委要说服其他成员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在增加,因此,需要更强的激励.其次,对比图2-2左右图可知,当评委增加为5位时,担保风??险波动变大(a2?=?50),道德敏感度处于低水平时(m二0?0.3),应减少对其激励强度;当评??委道德敏感度处于中低水平时(m?=?0.3?0.4),激励强度递增率呈增大趋势.??图2?-1评委道德敏感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图2?-2评委道德敏感度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3)评委团队的业务经验和能力t与最优激励因子关系的数值仿真??评委团队自身的业务经验能力是影响项目评审的重要因素.在选取业务经验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参数同时,本文还选取评委团队人数和评委团队努力标准作为次要研究参数.??T与Bi的关,系仿真图((72=0.5)??T与印的关系仿真图(a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含两类公平偏好的委托多代理和团队激励实验理论研究[J]. 蔡闽.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0)
[2]基于互惠动机的团队激励动态博弈分析[J]. 唐瑜,魏光兴,彭京玲.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10)
[3]互惠偏好下基于不同博弈时序的团队激励与效率比较[J]. 魏光兴,彭京玲,蒲勇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4]工程项目质量的团队激励机制研究[J]. 曹天,曾伟,周洪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5(03)
[5]整合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的多主体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激励[J]. 施建刚,林陵娜,唐代中. 系统工程. 2015(04)
[6]基于团队道德风险模型的担保企业集团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 李铁宁,罗建华. 管理工程学报. 2015(01)
[7]企业集团道德风险与信用风险的作用机理研究[J]. 杨扬,周宗放,肖珉. 系统工程学报. 2012(06)
[8]异质群体中道德风险与共享资源的合作治理研究[J]. 夏茂森,朱宪辰,江波. 系统工程学报. 2011(05)
[9]农村小额团体贷款防合谋机制设计[J]. 孟卫东,周苹逢,江丽梅. 科研管理. 2011(06)
[10]有限理性条件下项目团队合作中多代理人行为演化[J]. 韩姣杰,周国华,李延来,陆绍凯. 系统管理学报. 2011(01)
本文编号:2952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95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