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信用规模变动的部门间内在联动机理——基于美国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2 09:31
  基于1952—2016年美国政府、居民、金融和企业四部门的信用规模数据,从多个视角实证考察了信用规模变动的部门间联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信用规模变动不仅存在于单部门之间,两部门或三部门的联合变动同样具有很强的传递效应。在四部门信用规模变动的联动机理中,金融在风险传递中处于核心地位,不易受其他部门影响,居民风险传递性最弱,政府最易受其他部门影响。在三个层次的信用风险传递过程中,信用规模变动的联动性依次增强。该研究对于中国的信用治理,特别是防范由信用规模无序变动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经济经纬. 2019,3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述评
二、理论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变量的选择
    (三)模型设计
    (四)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二)四部门Granger 因果检验结果分析
        1.单部门信用规模变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
        2. 两部门信用规模联合变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
        3.三部门信用规模变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
        4.信用规模变动与联合变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
        5.三个层次信用规模变动的传染度、脆弱度与关联度
        6. 三个层次信用规模变动的传输路径与传输通道
    (三)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状态甄别和政策冲击研究[J]. 朱莎,裴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11)
[2]企业和家庭债务交互式负反馈效应增加去杠杆难度[J].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  中国经济报告. 2018(10)
[3]居民杠杆率结构性飙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基于荆州市居民杠杆率的调查[J]. 胡学平,杨利敏,徐梦洁.  武汉金融. 2018(09)
[4]财政与国家治理:基于不确定性与风险社会的逻辑[J]. 刘尚希,李成威,杨德威.  财政研究. 2018(01)
[5]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协同管理研究——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例[J].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张智富.  金融与经济. 2017(12)
[6]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走势及对策[J]. 陆婷.  国际经济评论. 2015(05)
[7]银行风险识别、政府财政补贴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基于沪深两市2007-2012年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J]. 申香华.  财贸经济. 2014(09)
[8]地方政府信用的内涵、结构要素及实际测度[J]. 张鸣,范柏乃.  探索. 2013(04)
[9]家庭债务变动与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来自中国的证据[J]. 许桂华.  财经科学. 2013(03)
[10]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研究[J]. 张兵,范致镇,李心丹.  经济研究. 2010(11)



本文编号:2992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992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