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12:48
  2007~2009年美国遭受了次贷风暴——金融海啸——经济衰退等一系列危机的冲击。众多重量级金融机构破产或者陷入经营困境被迫接受政府救助。美国、欧盟和日本先后宣布经济陷入衰退。而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美国金融体系在协调资金供需、资源配置等方面一直卓有成效,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在2007年以前,美国金融业的完美与高效是其他国家学习和效仿的对象,而这一切伴随危机的爆发而毁誉参半。危机的乱象终于过去以后,有必要对危机的形成和发生进行反思。在危机中投资银行成了重灾区。由于投资银行在金融体系甚至经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考察美国投资银行的变迁过程,分析其变迁的背景和动因,研究投资银行变迁的影响和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美国投资银行从18世纪末的证券经纪业务起步,到19世纪后半期伴随美国工业化的发展,投资银行业迅速崛起,经历了自由混业阶段、独立投行阶段、走向混业以及银行控股公司等几个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和变化对美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率和汇率经常波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成为头号经济难题。同时,监管...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综述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演进
    2.1 美国投资银行的起源(19 世纪中期以前)
        2.1.1 美国投资银行的起源
        2.1.2 汉密尔顿主义和杰斐逊主义之争
    2.2 自由混业的美国投资银行(19 世纪中后期~1933 年)
        2.2.1 自由混业的美国投资银行
        2.2.2 自由混业阶段的基本特征
    2.3 独立投资银行(1933 年~20 世纪60 年代末)
        2.3.1 独立投资银行的发展
        2.3.2 独立投行阶段的基本特征
    2.4 走向混业(20 世纪70 年代~2008)
        2.4.1 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2.4.2 金融全球化
        2.4.3 投资银行走向混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征
    2.5 银行控股公司(2008 年以来)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的外部环境
    3.1 市场环境
        3.1.1 美国投资银行面临的国内竞争
        3.1.2 美国投资银行面临的国际竞争
    3.2 监管环境
        3.2.1 20 世纪70 年代前的监管环境
        3.2.2 20 世纪70 年代后的监管环境
        3.2.3 对放松监管的评价
    3.3 国际货币体系
        3.3.1 美元本位制的形成
        3.3.2 美元本位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变迁
    4.1 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4.1.1 传统业务
        4.1.2 创新业务
        4.1.3 引申业务
    4.2 投资银行业务变迁的原因
        4.2.1 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监管改革
        4.2.2 投资理论的革命与金融工具定价理论的发展
        4.2.3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4.3 投资银行业务变迁的特征
        4.3.1 关系金融向交易金融转变
        4.3.2 业务专门化、数学化和模型化特征日益明显
        4.3.3 风险形态复杂化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投资银行组织模式变迁
    5.1 投资银行组织模式的变迁
        5.1.1 合伙制投资银行的基本特征
        5.1.2 后台危机和415 条例
        5.1.3 投资银行组织模式转型的动因
        5.1.4 股份公司制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及其评价
    5.2 投资银行控股公司与混业经营
        5.2.1 混业经营利弊的理论分析
        5.2.2 投资银行控股公司
        5.2.3 投资银行经营银行业务的风险分析
    5.3 投资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形成金融机构巨无霸
        5.3.1 投资银行业并购热潮
        5.3.2 并购绩效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投资银行变迁与金融危机
    6.1 次贷危机的逻辑线索和传导机制
        6.1.1 次贷危机的逻辑线索
        6.1.2 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6.2 美国金融危机中的投资银行因素
        6.2.1 融资证券化手段的“升级”
        6.2.2 混乱的CDO 产品定价和评级
        6.2.3 高杠杆交易
        6.2.4 利益驱动的中间商
        6.2.5 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机制
    6.3 金融欺诈
        6.3.1 金融欺诈的主要形态
        6.3.2 金融欺诈频发的原因
    6.4 危机中的监管因素与新金融改革法案
        6.4.1 危机中的监管因素
        6.4.2 美国新金融改革法案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投资银行变迁对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7.1 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状况
        7.1.1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基本概况
        7.1.2 中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
        7.1.3 中国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
        7.1.4 中国投资银行的混业经营实践
    7.2 美国投资银行变迁对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7.2.1 业务拓展、业务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匹配和平衡
        7.2.2 完善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
        7.2.3 混业经营的选择与完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场外衍生产品法律监管改革的启示[J]. 贺玉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11)
[2]关于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评析与启示[J]. 王光宇.  银行家. 2010(10)
[3]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投资银行公司治理优化及启示[J]. 刘轶超.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5)
[4]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仍在微笑——《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评析之一[J]. 郎咸平,钱学宁,孙晋.  银行家. 2010(09)
[5]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终成法律[J]. 冯宗敏,曾智萍.  中国金融. 2010(16)
[6]基于马克思理论视域的美国次贷危机生成分析[J]. 田中景,周玲玲.  商业研究. 2010(08)
[7]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五大缺陷[J]. 加里·贝克尔.  中国金融. 2010(15)
[8]从表外负债看次贷危机成因及对策[J]. 彭海辉,陈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4)
[9]经济复苏之际看公司治理[J]. 李维安.  资本市场. 2010(01)
[10]从美国独立投行崩溃看我国证券业内控制度的发展[J]. 庄乾志.  中国金融. 2009(22)

博士论文
[1]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 李峰.西北大学 2010
[2]美元本位制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国际传染机制研究[D]. 杨绪彪.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美国股票市场制度研究[D]. 戴群中.吉林大学 2007
[4]独立董事与投资银行治理结构[D]. 路运锋.西安交通大学 2005
[5]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 俞海.西北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证券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经济学分析[D]. 戎生贤.复旦大学 2008
[2]美国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研究[D]. 黄才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3]中国投资银行发展问题的思考[D]. 赵华伟.河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27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027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