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及流动性“水床效应”
发布时间:2021-04-05 01:28
探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信贷规模控制与影子银行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动态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紧缩一方面可以降低传统信贷流动性,另一方面却促使影子银行流动性扩张,由此引发流动性"水床效应";同时不断地自我预期强化作用增强了货币政策、传统信贷以及影子银行的动态关联作用;影子银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和监管难度。克服传统VAR方法忽略对结论稳健性检验的缺陷,基于交叉相关系数法确定的变量作用机制,对结果进行了充分的稳定性检验,检验结果再次辅证了上述结论。
【文章来源】: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5,3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模型设定以及变量、数据
(一)变量、数据说明
(二)模型设定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VAR模型估计
( 二) 脉冲响应函数以及预测误差方差分析
(三)稳健性分析
五、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影子银行的货币供给补充与替代效应——来自货币乘数的证据[J]. 解凤敏,李媛. 金融论坛. 2014(08)
[2]影子银行体系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 颜永嘉. 国际金融研究. 2014(07)
[3]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 裘翔,周强龙. 经济研究. 2014(05)
[4]关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 宋海. 南方经济. 2014(01)
[5]影子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事实、原理及应对策略[J]. 周莉萍. 财贸经济. 2013 (03)
[6]影子银行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 沈悦,谢坤锋. 金融论坛. 2013(03)
[7]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陈剑,张晓龙. 财经问题研究. 2012(08)
[8]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 李波,伍戈. 金融研究. 2011(12)
本文编号:3118868
【文章来源】: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5,3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模型设定以及变量、数据
(一)变量、数据说明
(二)模型设定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VAR模型估计
( 二) 脉冲响应函数以及预测误差方差分析
(三)稳健性分析
五、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影子银行的货币供给补充与替代效应——来自货币乘数的证据[J]. 解凤敏,李媛. 金融论坛. 2014(08)
[2]影子银行体系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 颜永嘉. 国际金融研究. 2014(07)
[3]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 裘翔,周强龙. 经济研究. 2014(05)
[4]关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 宋海. 南方经济. 2014(01)
[5]影子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事实、原理及应对策略[J]. 周莉萍. 财贸经济. 2013 (03)
[6]影子银行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 沈悦,谢坤锋. 金融论坛. 2013(03)
[7]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陈剑,张晓龙. 财经问题研究. 2012(08)
[8]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 李波,伍戈. 金融研究. 2011(12)
本文编号:3118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11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