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洗钱手法与反洗钱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09:58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金融衍生工具之一的网络支付工具开始逐渐成为网络洗钱的重要媒介。网络的繁荣促进了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其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和跨国性等特点提供了全新的洗钱渠道,给洗钱犯罪分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洗钱活动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同时也给防范、控制和侦察洗钱犯罪带来了很多障碍。近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网上银行业务不断完善,业务量持续增加,怎样在持续稳健的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同时,防范打击利用网上银行业务洗钱等非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广大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解读网上银行业务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和对网上银行业务反洗钱工作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论文从网上银行概述开始,详细介绍了网上银行的概念、相关参与者,介绍了网上银行在我国的运行特征及与传统银行业务的竞争优势,罗列了网上银行业务的种类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洗钱风险。然后详细分析了利用网上银行洗钱的方法和原因,提出了目前我国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难点和问题,探索了进一步做好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的措施。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中国反洗钱现状
1.2.1 什么是洗钱
1.2.2 我国反洗钱发展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网上银行概述
2.1 网上银行的概念
2.2 网上银行参与者
2.3 网上银行的运行特征及竞争优势
2.4 网上银行的业务类别
2.5 网上银行的业务特征为洗钱提供了“便捷”
第三章 利用网上银行洗钱的手法
3.1 利用网上银行业务匿名的特点实施洗钱行为
3.2 利用非面对面服务的特点洗钱
3.3 利用网上银行转账金额限制标准执行洗钱
3.4 利用电子支付工具的便捷性洗钱
3.5 利用网上银行业务的隐蔽性特点洗钱
3.6 利用网上银行交易记录要素保存不够齐全和准确洗钱
第四章 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难点和问题
4.1 网上银行反洗钱的难点
4.1.1 网上银行的交易特点,使得“了解客户”难
4.1.2 特殊性和隐敝性增加了发现可疑支付交易的难度
4.1.3 金融机构网上交易的反洗钱监管出现真空
4.1.4 原始记录的无纸化增加了发现和分辨可疑交易难度
4.1.5 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网络技术打击网络洗钱犯罪
4.1.6 网银业务的“虚拟性”增加了身份识别难度
4.1.7 网银业务的“敞开性”增加了限制力
4.1.8 网银业务的数据处理“集中性”降低了可疑交易辨别
4.2 网银业务反洗钱存在的问题
4.2.1 对网上银行反洗钱缺乏足够重视
4.2.2 网上银行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反洗钱内控制度
4.2.3 交易信息无纸化增加了对可疑交易监测和核查的难度
4.2.4 内部管理不协调形成网上银行反洗钱管理风险
4.2.5 专业反洗钱人员缺乏
4.2.6 高科技的洗钱手段使反洗钱监管工作困难大
4.2.7 区域协调合作机制的局限性
4.2.8 尚未与国际完全接轨
4.2.9 未制定相应的行业性激励机制
第五章 防范网上银行洗钱的对策
5.1 制定严密有效的法律制度
5.2 建立、健全网银支付规范,完善网银反洗钱内控制度
5.3 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从源头上防范洗钱风险
5.4 提高反洗钱监测的智能化分析水平
5.5 结合风险类别设置网上金融权限
5.6 提高监管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网上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5.7 提升在线服务的客户身份识别手段
5.8 加强网银等金融创新领域反洗钱监管人才队伍的建设
5.9 加强完善电子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
5.10 加大反洗钱软件和系统的研发力度
5.11 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贸易可疑洗钱行为透析[J]. 高增安. 财经科学. 2007(03)
[2]反洗钱机构的博弈与成本分析[J]. 吴丽华. 中国经济问题. 2007(01)
[3]关于建立反洗钱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 查全亚. 中国金融. 2006(07)
[4]论金融情报机构[J]. 欧阳卫民,成景阳,陈捷. 金融研究. 2005(09)
[5]银行业反洗钱中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披露的例证分析[J]. 朱宝明. 国际金融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3218201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中国反洗钱现状
1.2.1 什么是洗钱
1.2.2 我国反洗钱发展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网上银行概述
2.1 网上银行的概念
2.2 网上银行参与者
2.3 网上银行的运行特征及竞争优势
2.4 网上银行的业务类别
2.5 网上银行的业务特征为洗钱提供了“便捷”
第三章 利用网上银行洗钱的手法
3.1 利用网上银行业务匿名的特点实施洗钱行为
3.2 利用非面对面服务的特点洗钱
3.3 利用网上银行转账金额限制标准执行洗钱
3.4 利用电子支付工具的便捷性洗钱
3.5 利用网上银行业务的隐蔽性特点洗钱
3.6 利用网上银行交易记录要素保存不够齐全和准确洗钱
第四章 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难点和问题
4.1 网上银行反洗钱的难点
4.1.1 网上银行的交易特点,使得“了解客户”难
4.1.2 特殊性和隐敝性增加了发现可疑支付交易的难度
4.1.3 金融机构网上交易的反洗钱监管出现真空
4.1.4 原始记录的无纸化增加了发现和分辨可疑交易难度
4.1.5 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网络技术打击网络洗钱犯罪
4.1.6 网银业务的“虚拟性”增加了身份识别难度
4.1.7 网银业务的“敞开性”增加了限制力
4.1.8 网银业务的数据处理“集中性”降低了可疑交易辨别
4.2 网银业务反洗钱存在的问题
4.2.1 对网上银行反洗钱缺乏足够重视
4.2.2 网上银行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反洗钱内控制度
4.2.3 交易信息无纸化增加了对可疑交易监测和核查的难度
4.2.4 内部管理不协调形成网上银行反洗钱管理风险
4.2.5 专业反洗钱人员缺乏
4.2.6 高科技的洗钱手段使反洗钱监管工作困难大
4.2.7 区域协调合作机制的局限性
4.2.8 尚未与国际完全接轨
4.2.9 未制定相应的行业性激励机制
第五章 防范网上银行洗钱的对策
5.1 制定严密有效的法律制度
5.2 建立、健全网银支付规范,完善网银反洗钱内控制度
5.3 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从源头上防范洗钱风险
5.4 提高反洗钱监测的智能化分析水平
5.5 结合风险类别设置网上金融权限
5.6 提高监管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网上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5.7 提升在线服务的客户身份识别手段
5.8 加强网银等金融创新领域反洗钱监管人才队伍的建设
5.9 加强完善电子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
5.10 加大反洗钱软件和系统的研发力度
5.11 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贸易可疑洗钱行为透析[J]. 高增安. 财经科学. 2007(03)
[2]反洗钱机构的博弈与成本分析[J]. 吴丽华. 中国经济问题. 2007(01)
[3]关于建立反洗钱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 查全亚. 中国金融. 2006(07)
[4]论金融情报机构[J]. 欧阳卫民,成景阳,陈捷. 金融研究. 2005(09)
[5]银行业反洗钱中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披露的例证分析[J]. 朱宝明. 国际金融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3218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21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