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商业银行抵质押品风险缓释研究 ——基于中国银行的应用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6-16 14:08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传统、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据麦肯锡的数据研究,信用风险在银行总体风险中占比达60%。采用有效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及其运用,对降低银行风险、促进银行稳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ASEL II肯定了金融工具在降低信用风险上的积极作用,违约损失的估值和测算,更是其推崇的资本计量方法。信用风险缓释技术在新巴塞尔协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抵质押又是信用风险缓释的主要工具,各家银行均把抵质押品视为银行抵御风险的有效屏障。合格的抵质押能够显著地降低违约损失率(LGD),对于信用风险敞口也具有抵补作用。本文基于BASEL II建立的信用风险缓释体系展开,首先阐述抵质押品与信用风险缓释的关系,并对合格的、重要的缓释工具—抵质押品进行概述,通过分析国际监管规则中押品缓释风险的作用和传导机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对信用敞口的抵补作用,并就当前国际通行的计量标准和方法进行介绍。其次,在介绍我国信用风险缓释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引入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的具体实践和运用,并辅之以笔者收集的同业实施巴塞尔协议的进展和相关材料,通过比较分析来对中国银行的信用风险构架、抵质押信用风险缓释体系的现...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抵质押品风险缓释理论分析
    第一节 巴塞尔资本协议与信用风险缓释
    第二节 重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一抵质押品
        一、国内外抵质押品现状
        二、监管规则中抵质押品风险缓释的传导
        三、会计准则中抵质押品对信用敞口的抵补作用
    第三节 抵质押品风险缓释的计量方法
        一、标准法下的缓释计量
        二、内部评级法下的计量方法
        三、风险要素LGD的计量
        四、减值准备计量
第三章 中国银行抵质押品风险缓释体系建设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体系
        一、我国信用风险体系状况
        二、新资本协议下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向
        三、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协议的步伐
    第二节 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一、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和内容
        二、中国银行实施新协议达标安排
    第三节 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缓释体系建设
        一、信用风险缓释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二、建立二维评级体系的必要性
        三、中国银行搭建的二维评级体系
        四、建立信用风险缓释管理系统(CRMS)
        五、自行研发押品估值系统
        六、开展不动产压力测试
第四章 中国银行抵质押缓释的应用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银行抵质押品管理理念
    第二节 同业押品管理模式
    第三节 本土化实践当中的问题
        一、派生风险
        二、押品自身面临的风险
        三、押品管理中的问题
    第四节 加强押品管理、提高缓释效用的对策
        一、抵质押品管理体系的完善建立
        二、押品管理的组织架构设计
        三、具体管理措施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巴塞尔协议III新内容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 王林.  西南金融. 2011(01)
[2]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前瞻性理念看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违约定义实施[J]. 陈颖,张守川.  国际金融研究. 2010(10)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 陈虹,韩笑,杨楷模.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9)
[4]新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模拟——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的比较[J]. 沈庆劼.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5]新资本协议下国内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张颖,马玉林.  区域金融研究. 2010(06)
[6]商业银行构建内部评级体系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张璐阳.  甘肃金融. 2010(05)
[7]新巴塞尔协议中信用风险管理IRB法解析[J]. 李裕丰,王赫,毛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8]我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内部评级法探析[J]. 鲍静海,苏立光.  浙江金融. 2010(04)
[9]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及LGD估值研究[J]. 黄彬虎.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12)
[10]IRB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谭超.  现代商业. 2009(32)



本文编号:3233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233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