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FDI与全要素生产率
发布时间:2021-08-08 19:46
本文基于1985—2016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并借助工具变量法从贸易开放和FDI的角度分析了对外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和FDI都显著促进了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进一步的机制验证发现,贸易开放和FDI都是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而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促进作用,但两者对技术效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了各种稳健性检验。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加剧的国际形势下,本文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借鉴作用。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研究.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贸易开放与省际全要素生产率
图1贸易开放与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图2外商直接投资与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五、实证分析(一)基准回归首先,为了便于对照,本文使用面板最小二乘法给出初步的估计结果,如表2的第(1)~(3)列。第(1)列给出的是混合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第(2)、(3)列分别展示的是面板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F检验结果说明应当采用含有个体效应的固定效应,而BP-LM检验则说明要选择随机效应而非OLS,进一步的Hausman检验表明应当选择固定效应模型。通过第(1)~(3)列的第一二行,我们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前者在1%的水平下显著,后者在10%的水平下显著,这与上文的图1和图2是相吻合的。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开放和FDI都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三行的交互项估计系数在混合回归中不显著,但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里都显著为负,说明贸易开放与FDI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更具体地,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在以往的文献中是被忽略的。在控制变量里,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以及资本强度也都显著为正,这与前文的预期相符。政府支出前面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造成的效率损失超过了其对公共服务的改善作用,从而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如前文所述,由于贸易开放与FDI都存在严重的内生性,OLS与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都是有偏的、非一致的。接下来,我们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来对模型(6)进行估计。首先,我们通过Durbin-Wu-Hausman检验,得到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1978—2012[J]. 余泳泽. 经济学(季刊). 2017(03)
[2]贸易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郭峰,胡军,洪占卿. 国际贸易问题. 2013(11)
[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J]. 张健华,王鹏. 管理世界. 2012(10)
[4]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J]. 毛其淋,盛斌. 经济学(季刊). 2012(01)
[5]国际贸易、FDI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基于1952~2006年面板数据的DEA和协整检验[J]. 刘舜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1)
[6]FDI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邱斌,杨帅,辛培江. 世界经济. 2008(08)
[7]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 经济学(季刊). 2008(02)
[8]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 林毅夫,任若恩. 经济研究. 2007(08)
[9]对外开放与TFP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何元庆. 经济学(季刊). 2007(04)
[10]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许和连,亓朋,祝树金. 世界经济. 2006(12)
本文编号:3330572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研究.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贸易开放与省际全要素生产率
图1贸易开放与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图2外商直接投资与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五、实证分析(一)基准回归首先,为了便于对照,本文使用面板最小二乘法给出初步的估计结果,如表2的第(1)~(3)列。第(1)列给出的是混合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第(2)、(3)列分别展示的是面板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F检验结果说明应当采用含有个体效应的固定效应,而BP-LM检验则说明要选择随机效应而非OLS,进一步的Hausman检验表明应当选择固定效应模型。通过第(1)~(3)列的第一二行,我们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前者在1%的水平下显著,后者在10%的水平下显著,这与上文的图1和图2是相吻合的。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开放和FDI都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三行的交互项估计系数在混合回归中不显著,但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里都显著为负,说明贸易开放与FDI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更具体地,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在以往的文献中是被忽略的。在控制变量里,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以及资本强度也都显著为正,这与前文的预期相符。政府支出前面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造成的效率损失超过了其对公共服务的改善作用,从而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如前文所述,由于贸易开放与FDI都存在严重的内生性,OLS与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都是有偏的、非一致的。接下来,我们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来对模型(6)进行估计。首先,我们通过Durbin-Wu-Hausman检验,得到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1978—2012[J]. 余泳泽. 经济学(季刊). 2017(03)
[2]贸易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郭峰,胡军,洪占卿. 国际贸易问题. 2013(11)
[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J]. 张健华,王鹏. 管理世界. 2012(10)
[4]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J]. 毛其淋,盛斌. 经济学(季刊). 2012(01)
[5]国际贸易、FDI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基于1952~2006年面板数据的DEA和协整检验[J]. 刘舜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1)
[6]FDI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邱斌,杨帅,辛培江. 世界经济. 2008(08)
[7]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 经济学(季刊). 2008(02)
[8]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 林毅夫,任若恩. 经济研究. 2007(08)
[9]对外开放与TFP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何元庆. 经济学(季刊). 2007(04)
[10]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许和连,亓朋,祝树金. 世界经济. 2006(12)
本文编号:3330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33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