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试论我国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21-08-17 22:08
  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资金配置手段,在优化资源配置、丰富社会融资渠道、弥补市场资金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目前民间融资的重要作用已为决策部门所认识。然而,由于原有立法缺乏充分的预见,对民间融资的重要性未能做出前瞻性的估计,更未能为其存在和发展创造适宜的法律环境。以致于在实践中,民间融资一直在“合法”和“非法”的边缘徘徊游走,以“灰色金融”和“地下金融”的角色出现。本文从案例入手分析我国当前民间融资所处的尴尬境地,对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提出质疑,试图从法律层面寻找解决民间融资困境的方法。第一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民间融资问题进行概述,着重分析的民间融资产生的社会背景、现状、特点、形式,并对民间融资的社会作用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现有的涉及民间融资的法律制度,探究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缺陷的原因,既有权利保护不力的原因又有既得利益集团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还有政府管制过多的因素,得出对民间融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结论。第三部分就我国民间融资法律规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提出完善我国民间融资法律体系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当前民间融资问题概述
    (一) 民间融资形成的社会背景
        1. 宏观调控政策与局部性的资金需求不对称
        2. 农村金融服务弱化,为民间融资的发展提供空间
        3. 民间融资有适宜生存的土壤
        4. 利率优势促使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民间融资中
        5. 传统观念也成为民间融资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 民间融资的现状、特点及形式
        1. 民间融资的现状
        2. 民间融资的特点
        3. 民间融资的主要形式
    (三) 民间融资的社会作用
        1. 民间融资的积极社会作用
        2. 民间融资的消极社会影响
二、我国民间融资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一) 我国当前民间融资的法律现状
        1. 我国关于民间融资的法律与政策
        2.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政策存在的问题
    (二) 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缺陷的成因探析
        1. 权利保护不力对民间融资行为形成束缚
        2. 既得利益集团对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制约
        3. 政府以行政手段分配金融资源的影响
    (三) 法律规制民间融资行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我国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建构
    (一)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规制应遵循的原则
        1. 适度干预原则
        2. 经济效率原则
        3. 经济安全原则
    (二) 完善我国民间融资法律体系的建议
        1.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出台《民间融资法》
        2. 降低金融准入门槛,构建市场准入机制
        3. 建立民间融资退出机制,降低金融风险
        4. 完善以审慎监管为重点的监管方式
        5.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信息披露
        6.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融资双方的法律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348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348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d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