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3 18:53
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金融业态的发展,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安徽国际商务学院为例,从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2020,(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及金融业态变化
1. 金融机构数量增加
2. 新型金融机构涌现
3. 金融服务能力增强
(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1. 良好的职业操守
2. 复合的知识结构
3. 较强的营销能力
二、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工学结合程度不够紧密
(二)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三)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稍显薄弱
(四)考核评价模式偏颇
三、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一)深化校企合作
(二)落实“课训证赛”一体化培训模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钟鸣长,易晓明. 河北职业教育. 2019(04)
[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研究[J]. 姚东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9(01)
[3]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J]. 张淑芳. 时代金融. 2018(35)
[4]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 彭建华. 亚太教育. 2015(27)
[5]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汪思冰. 职业时空. 2014(09)
[6]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石曦. 金融教育研究. 2013(02)
本文编号:3358408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2020,(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及金融业态变化
1. 金融机构数量增加
2. 新型金融机构涌现
3. 金融服务能力增强
(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1. 良好的职业操守
2. 复合的知识结构
3. 较强的营销能力
二、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工学结合程度不够紧密
(二)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三)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稍显薄弱
(四)考核评价模式偏颇
三、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一)深化校企合作
(二)落实“课训证赛”一体化培训模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钟鸣长,易晓明. 河北职业教育. 2019(04)
[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研究[J]. 姚东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9(01)
[3]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J]. 张淑芳. 时代金融. 2018(35)
[4]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 彭建华. 亚太教育. 2015(27)
[5]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汪思冰. 职业时空. 2014(09)
[6]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石曦. 金融教育研究. 2013(02)
本文编号:3358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35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