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基于ADL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5-03-18 01:54
  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进行货币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或措施(即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家经济状况进行调控,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最终目标,这些政策或措施即称为货币政策。在经济实际运行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存在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用产生影响,并最终决定了该货币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其中,我们尤其不能忽视的因素是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体的逐步繁荣以及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问题正逐步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有关学者指出,必须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基础上进行金融调控,才能保证政策对经济产生的效应与预期效应一致。否则,不仅会大大减低货币政策的效用,甚至会对经济产生与预期截然相反的作用。本文以狭义货币供M1为切入点,分析2006年以来货币政策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同时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以和物价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说明我国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时滞的存在。 文章最后深入讨论了影响货币政策时滞的各方面因素,并据此提出了赋予中央银行相对独立自主权、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等三点相关...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写作安排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研究框架
    2.1 货币政策体系内涵
    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前提:货币非中性
    2.4 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
        2.4.1 货币政策的经济变量传导过程
        2.4.2 货币政策的经济主体传导过程
第三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的ADL 模型构建
    3.2 我国货币政策中货币供给量的实证分析
    3.3 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变量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3.3.2 数据结果与检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般因素分析
    4.1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4.2 影响货币政策时滞的因素分类
    4.3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存在的决定因素
第五章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5.1 赋予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自主权
    5.2 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操作技巧,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5.3 发展金融市场,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5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4035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9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