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性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性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著名宏观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形式总体偏悲观,国际能够承担新工业革命的四个国家是: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中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回顾我们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15年,世界发展格局与20世纪的大环境和大趋势有很大的不同,面临的挑战也更大。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更高,表现出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更加复杂的特征。例如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殃及到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为了使恢复经济活力,政府采取各种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才使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慢慢复苏。我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金融环境不完善并且非常脆弱,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我们应该总结和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免发生不可控的金融危机。所以,研究金融稳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稳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会涉及到宏观、微观等方面的内容,是不能直接通过某一项数据或者直接计算进行测量,所以为了研究金融稳定性本文建立了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上,本文参考IMF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我国金融稳定体系等选取适合本文研究的金融稳定指标,但是从数据可获得性角度考虑,选取了四个方面的指标,主要为经济结构、经济泡沫度、银行资产质量、就业率。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金融稳定体系的方法和思路,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简称EFA)与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简称CFA)相结合的统计方法研究金融稳定体系,可以起到检验理论结构的作用,如果在验证性因子分析时出现拟合比较差的情况,可以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出数据与模型不一致的原因。验证性因子分析时选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以解决多元线性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不能对体系类数据进行评估和计算的问题。本文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看作一个整体,通过从分阶段、分类型两个维度对金融稳定性进行比较,可以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结构上异同。为发展中国家在政策指导上,尤其是为我国避免发生金融危机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向和预防金融危机方面提供一些建议。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维持金融稳定性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在金融稳定的四个维度中,发达国家金融稳定性偏向于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银行较好的资产质量,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性偏向于防止经济泡沫度和银行资产质量两方面;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在维持金融稳定性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金融稳定的四个维度中,第一阶段金融稳定性偏向于经济泡沫度和银行较好的资产质量,第二阶段金融稳定性偏向于经济结构和银行资产质量两方面。从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发达国家与第二阶段的发展偏向是相通的,都是倾向与经济结构与银行资产质量,发展中国家与第一阶段的发展偏向是相通的,都是偏向与经济泡沫度和银行资产质量。但是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银行资产质量对金融稳定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金融稳定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研究金融稳定体系,用实证的方法分析出各要素对金融稳定体系的作用机制,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研究金融稳定性可以得到更加严谨、科学的指标分析结果。将结构方程模型作为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是因为结构方程模型在研究体系类的数据分析时,可以对指标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即验证性因子分析,也可以对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即路径分析,可以解决潜变量不可测量以及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可计算这一问题。
【关键词】:金融稳定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1 前言10-18
- 1.1 研究背景和写作动机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金融稳定的概念和理论基础12-14
- 1.3.1 从金融稳定角度定义12-13
- 1.3.2 从金融不稳定角度定义13
- 1.3.3 本文对金融稳定理解13-14
- 1.4 金融稳定性研究文献综述14-16
- 1.4.1 国外金融稳定性研究14-15
- 1.4.2 国内金融稳定性研究15
- 1.4.3 对现有文献的理解15-16
- 1.5 文章写作思路和结构安排16-17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7-18
- 2 评估金融稳定性的理论模型18-25
- 2.1 评估金融稳定性方法18
- 2.2 金融稳定性研究方法选取原则18-19
- 2.3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异同点19-21
- 2.3.1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共性19-20
- 2.3.2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区别20-21
- 2.4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计算方法21-25
- 2.4.1 探索性因子分析计算方法21-23
- 2.4.2 验证性因子分析计算方法23-25
- 3 金融稳定性的评估流程及指标分析25-33
- 3.1 金融稳定性评估流程25-26
- 3.2 金融稳定性基本假设26
- 3.3 样本选取原则26-28
- 3.4 建立指标体系28-30
- 3.4.1 国外金融稳定性体系28
- 3.4.2 我国金融稳定性体系28-29
- 3.4.3 本文金融稳定指标体系29-30
- 3.5 本文指标介绍30-33
- 4 金融稳定性实证分析33-64
- 4.1 样本预处理33-38
- 4.1.1 缺失值和极端值处理33-36
- 4.1.2 标准化和正向化处理36-38
- 4.2 金融稳定性实证分析38-64
- 4.2.1 全样本金融稳定性分析38-54
- 4.2.2 分类别金融稳定性分析54-59
- 4.2.3 分阶段金融稳定性分析59-64
- 5 结论和建议64-67
- 附表67-72
- 参考文献72-76
- 后记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竞择;;金融稳定性评估理论基础、方法与应用[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惠康;任保平;钞小静;;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测度[J];经济经纬;2010年01期
3 李博;;国外学者对金融稳定性测度的文献综述[J];商业时代;2012年23期
4 于润;孙武军;;政府行为、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稳定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7期
5 曹春玉;买海峰;;美国金融稳定性监管的实践及借鉴[J];时代金融;2013年29期
6 李娟;;中国金融稳定性测度[J];商业时代;2014年06期
7 吴念鲁,郧会梅;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再认识[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8 王桂花;;基于金融稳定性要求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重新审视[J];财会月刊;2010年09期
9 许荣;;金融稳定性研究的新进展——信用风险转移视角的理论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8年07期
10 林珏;杨荣海;;金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基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两组数据[J];财经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 Robert J. Shiller 编译 严珂;谁应该保证金融稳定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OMFIF顾问委员会委员、印度央行前副行长 拉客什·莫汉(Rakesh Mohan) 翻译 许钊颖;世界央行体系没有万灵药[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3 黄庭钧;我国区域金融稳定性总体增强[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研发部副主任 宗军;建立高效开放的债券市场[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崔玉清;我国区域金融稳定性进一步增强[N];经济日报;2007年
6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Daniel Gros 编译 严珂;欧洲问题积重难返[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Harold James 编译 严珂;危机是最好的学习机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安邦咨询公司高级研究员 陈和午;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明显低估[N];证券时报;2009年
9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市场经济迟早会纠正政策错误[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刘轶芳;全球股市重现动荡,前景扑朔迷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惠康;中国金融稳定性的监管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国梁;湖南农村金融稳定性的测度及影响因素探究[D];中南大学;2014年
2 雷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性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3 陈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金融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郑爽;我国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构建[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黄锡俊;信用衍生品风险分析及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性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45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