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跨市操纵与监管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跨市操纵与监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投资者民事赔偿制度缺位,账户实名制存在漏洞,限仓制度形同虚设,对操纵行为的处理不及时,对到期合约的监控不足,跨市场危机处理缺乏经验等。这导致股指期现市场之间存在较大操纵空间,跨市操纵交易利润丰厚。为加强反操纵监管,我国应建立投资者诉讼赔偿机制,加强对"隐名账户"的监管,完善跨市场危机处理程序,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沪深股指期货 跨市操纵 跨市监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基金项目(10YJA82008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融通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14RT05)
【分类号】:F832.51;F724.5
【正文快照】: 定稿日期:2014-12-27引言2014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呈现火爆的牛市行情,从“沪港通”开通最开始的预期,到后来的沪港通开通落地,特别是11月央行宣布降息后,激活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行情进入快速上涨阶段。在本轮行情中,蓝筹股引领大盘走入上升通道,题材股则出现了只赚指数不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晓波;;国外证券集团诉讼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2 陈红;邓少华;尹树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媒体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基于信息透明度的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啸;张坤;;可耗竭能源产品价格扭曲测度——以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为例[J];绿色科技;2014年07期
2 张肖飞;;股市信息透明度与市场质量: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评论;2013年05期
3 高蔚;甘健志;;我国证券虚假陈述之民事救济:困境与出路[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4 石晓波;周奋;;股指期现市场跨市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制度重构——基于光大816乌龙指事件的思考[J];上海金融;2014年03期
5 华东政法大学课题组;顾功耘;;证券法的调整范围与立法体例研究[J];证券法苑;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安兴;;被操纵价格特征——基于沪深股市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祁永忠;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2 唐海仕;我国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的互动影响及跨市场监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谢杰;市场操纵犯罪的机理与规制:法律与金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戴费洋;论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杜培俊;国债期货中的择券期权—定价与应用[D];厦门大学;2014年
3 陈恳;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认定[D];上海大学;2014年
4 南柱;对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伦理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金山;中粮对DCE豆粕和豆油期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小锋;吴世农;;媒体关注的治理效应及其治理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2 醋卫华;夏云峰;;声誉机制起作用吗——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J];财经科学;2012年10期
3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4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5 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6 张兵;范致镇;潘军昌;;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7 石水平;;控制权转移、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8 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年09期
9 徐艳;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程序规则体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陈国进;林辉;王磊;;公司治理、声誉机制和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斌;证券集团诉讼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卫国;浅谈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张文武;我国建立股指期货市场可行性及风险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3 杨峰;海外股指期货市场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07期
4 王沛英;香港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4年01期
5 左浩苗;;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年22期
6 王周伟;;从风险特性看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稳定机制建设[J];上海金融;2007年08期
7 朱丽萍;;论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策略[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8期
8 孙云辉;刘传哲;;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分析[J];价格月刊;2007年09期
9 王凌;安瑛晖;;股指期货市场发展与金融市场安全研究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石晓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市的联动效应及其风险监管[J];投资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珊珊;冯芸;;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投机效应研究[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李洋;乔高秀;;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连续波动与跳跃波动——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金所供稿;股指期货市场有哪些交易者类型?[N];期货日报;2010年
2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杨峰;海外股指期货市场比较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3 华泰证券 校坚;海外股指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N];证券时报;2003年
4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胡俞越 徐欣;台湾股指期货市场何以成为“黑马”?[N];期货日报;2006年
5 经易期货 刘馨琰;冷静分析外资在股指期货市场中的作用[N];期货日报;2008年
6 中金所 供稿;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N];期货日报;2010年
7 中金所供稿;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N];期货日报;2010年
8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李丹捷;“迷你”市场功能待观察[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陈家洪;未雨绸缪营造股指期货市场环境[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储和平;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期指市场的风险管理职能[N];期货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2 陈旭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继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蒋勇;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与量化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季然;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尤剑;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萌萌;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法律监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振能;论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规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陈艳楠;国际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晶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体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李进;建立健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若干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8 娄道凯;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刘立;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宇新;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跨市操纵与监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0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