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兼论市场机制能否在流动性危机中起到作用
本文关键词:融资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兼论市场机制能否在流动性危机中起到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融资流动性 系统性风险 螺旋式增长 同业拆放 质押式回购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甚至钱荒现象。本文从融资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银行间融资流动性紧张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提高也会进一步增加融资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以及不同期限融资形式下融资非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流动性层面提出相关系统性危机管理政策。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及应用金融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关键词】: 融资流动性 系统性风险 螺旋式增长 同业拆放 质押式回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304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AZD12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201403)的资助
【分类号】:F831.5;F224
【正文快照】: _ 但是,实际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往往不能通过5 在同业拆借市场或质押回购市场上提高融资资金的Reid(1991)发现1991年英格兰银行突然宣布 价格来获得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例如,1998年6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破产,这促使英国国内储 月21日海南发展银行因出现支付危机而被关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卫星;张琳琬;颜建晔;;金融系统风险的成因、传导机制和度量:一个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2 孙彬;杨朝军;于静;;融资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J];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3 蒋涛;吴卫星;王天一;沈涛;;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尾部依赖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S1期
4 谢远涛;蒋涛;杨娟;;基于尾部依赖的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度量[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威;孙程程;;中国救市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资产价格的视角[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2 钟永红;;中国上市银行流动性风险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应用[J];改革与战略;2014年01期
3 李研妮;冉茂盛;;金融系统流动性及其风险的框架研究综述[J];预测;2012年01期
4 蒋涛;吴卫星;王天一;沈涛;;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尾部依赖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S1期
5 邵世华;;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10期
6 仲引辉;李胜宏;;利率互换利差影响因素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4年11期
7 林汇;;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分析——金融网络中的系统风险衡量[J];时代金融;2014年27期
8 张方雪;;银行系统性风险成因及度量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研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胡威;货币流动性、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选择[D];暨南大学;2012年
4 古昕;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海峰;湖南建工集团融资效率及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张林;次贷危机演进中美国流动性重复逆转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3 曾璐;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潘善宝;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郭登辉;流动性冲击与我国宏观政策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新梅;后危机时代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新表征与金融调控效果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刘漪;我国基于宏观层面货币流动性测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8 王佳;巴塞尔Ⅲ框架下存贷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婷;孟繁旺;;宏观审慎监管对传染性银行风险的控制作用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范恒森,李连三;论金融危机传染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研究;2001年11期
3 龚明华;宋彤;;关于系统性风险识别方法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4 朱元倩;苗雨峰;;关于系统性风险度量和预警的模型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5 全世文;曾寅初;;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冲击效应——基于含结构变化的单位根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2期
6 吴卫星;张琳琬;颜建晔;;金融系统风险的成因、传导机制和度量:一个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7 陈灯塔;周颖刚;;理性恐慌,流动性黑洞和国有股减持之谜[J];经济学(季刊);2006年01期
8 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9 张兵;范致镇;李心丹;;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10 袁超;张兵;汪慧建;;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守旺;;企业流动性短缺的原因[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9期
2 李研妮;冉茂盛;;金融系统流动性及其风险的框架研究综述[J];预测;2012年01期
3 赵伟;;流动性短缺:又一个“中国式的”[J];浙江经济;2013年13期
4 ;流动性短缺[J];天津经济;2014年01期
5 王吉培;;流动性短缺与充裕的背后[J];金融博览;2014年02期
6 车嘉丽;;企业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研究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年12期
7 夏新斌;曾令华;;我国宏观流动性的测度:1978~2010[J];统计与决策;2012年04期
8 汪宪祥;;流动性及流动性黑洞的国际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9期
9 肖崎;;流动性、杠杆率与金融稳定[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10期
10 费方域;江鹏;陈笛霏;;银行体系内生流动性风险及监管理论评述[J];新金融;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岚;关注流动性 警惕“金融共振”链条风险[N];金融时报;2013年
2 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 林松立;流动性合理偏宽松水平将持续至明年[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管清友;“流动性之困”折射转型之难[N];经济参考报;2013年
4 太平洋证券 王保东;关注通胀下的流动性短缺[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万勇;明年二季或出现流动性短缺[N];证券时报;2009年
6 记者 王宙洁;全球六大央行联手释放流动性[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陆振华;流动性之困源于金融系统欠缺市场化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8 史进峰;难道一切只是,错觉? 央行流动性预期引导机制反思[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贾林男;“流动性短缺”困扰中小民企[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高善文;A股市场何去何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彬;金融危机中流动性黑洞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苏望;流动性与资产价格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文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收益权衡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5 孙云辉;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曹元涛;流动性创造、救助和银行危机[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谌帅宇;中国宏观流动性测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2 李怡萱;流动性黑洞形成机理与我国流动性风险防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杨文静;中美两国流动性重复逆转联动机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郭登辉;流动性冲击与我国宏观政策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东霞;日间流动性风险的计量与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6 刘燕;流动性冲击下的系统风险与流动性救助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张秀丽;流动性黑洞的形成机制及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郝鹏;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杨慧;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企业债流动性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朱军;国家信贷控制条件下政府平台公司流动性保持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融资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兼论市场机制能否在流动性危机中起到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融资流动性 系统性风险 螺旋式增长 同业拆放 质押式回购
,
本文编号:515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1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