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银行的判断与破产早期干预机制
本文关键词:问题银行的判断与破产早期干预机制
【摘要】:由于银行具有很突出的外部性特点,破产的外部负效应明显大于普通工商企业,尤其是大型银行破产会带来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进而波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经济学上的逻辑推理与经济发展史上的大量案例,都可以佐证上述判断。从实践来看,当银行面临技术层面或经济意义上的破产风险时,政府往往会不惜成本采取注资、再贷款、信用担保、购买资产等救助手段,不会动辄实施破产清算。另一方面,政府救助预期形成的银行"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以及纳税人为商业银行过度风险行为负责也被广为诟病。为有效平衡银行破产的风险和成本,应着眼于提升银行体系整体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运行效率,通过完善银行破产立法、实施前瞻性的宏观审慎监管、改进"坏银行"救助手段和措施、优化银行微观层面治理,建立防范银行破产风险的多道防线,对银行破产风险进行层层拦截和有效缓释,将残余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从国际实践看,金融危机之后一套以预警和前瞻性管理为核心的"坏银行"预防、化解和有序退出的银行破产风险治理框架已初现雏形。完善银行破产风险治理和金融风险基础设施,既是当下中国金融改革的题中之意,也是下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压舱石。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
【关键词】: 问题银行 系统性风险 恢复与处置计划
【分类号】:F831.2
【正文快照】: 在健全的市场体制下,“问题银行”破产退出市场是正常现象,允许银行破产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作法,但由于银行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大型银行经营成败攸关经济稳定,必须建立“问题银行”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制度,降低银行破产收稿曰期:2015-06-2046 令私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琳;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问题银行的处理[J];甘肃金融;2001年08期
2 阙方平;;有问题银行处置的成本收益分析[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09期
3 李宏宇;问题银行退出过程中银行供求的新均衡[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4 王兆星;我国应尽快形成有问题银行机构顺利退出市场的配套条件[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ZL期
5 王一林;关于我国问题银行救助的若干思考[J];财贸经济;2000年05期
6 阙方平;有问题银行:负外部性初步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7 阙方平;论隐蔽性有问题银行早期处置的制度安排[J];经济评论;2001年02期
8 阙方平;公开性有问题银行:救助与重组制度安排[J];经济评论;2001年03期
9 刘兆胜;应加强对有问题银行的早期监管[J];济南金融;2002年01期
10 芮玉巧;对如何救助“问题银行”的思考[J];经济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蔡恩泽;欧洲“问题银行”“断奶”之路漫长[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荆晶;美“问题银行”没完没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杨晨;美国问题银行飙升至829家[N];证券时报;2010年
4 傅庚;美国对问题银行进行市场退出的做法[N];金融时报;2004年
5 记者 戴金鸿;问题银行为何“大而不能倒”?[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6 记者 聂伟柱;尚福林:乱收费根在考核不科学 对问题银行责罚“绝不放松”[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本报专稿 邢敏杰;美国政府拯救花旗能否力挽狂澜[N];世界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双;证监会巡检基金销售机构 发现37严重问题银行最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新金融记者 张晨曲;欧洲银行业万亿资产待审[N];新金融观察;2014年
10 记者 王婧;欧盟财长寻求银行业清算妥协方案[N];经济参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哲;我国问题银行的处置、防范与财务安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从文;我国问题银行的处置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房亚丹;论美国对问题银行的处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3 余淼;问题银行财政救助的制度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张伟;问题银行处置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余丽萍;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问题银行识别和处理机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6 韩伟;有问题银行的监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戴丽霞;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胡馨月;对问题银行的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康京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李恂晗;问题银行的识别、预警与早期监管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20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2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