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还是掏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
本文关键词:监督还是掏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
更多相关文章: 股价崩盘风险 大股东 股权制衡 机构投资者 管理层权力
【摘要】: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究竟会导致大股东更有动力监督管理层,并降低其掏空动机,还是更有能力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为此,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这支持了"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但不支持"更多掏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持股同时通过"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不但深化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对于深入理解大股东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防范股价崩盘、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大股东 股权制衡 机构投资者 管理层权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1372162、71432008、71472002)对本文的资助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股价崩盘严重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动摇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甚至造成资源错配,危及实体经济的发展。股价崩盘的案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并非罕见:重庆啤酒(600132)的乙肝疫苗概念破灭,半个月内市值蒸发了3/4;酒鬼酒(000799)塑化剂问题爆出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汉明;;股权集中度、现金股利与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8期
2 邓建平;曾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股利决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3 孙兆斌;;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4 柳建华;魏明海;郑国坚;;大股东控制下的关联投资:“效率促进”抑或“转移资源”[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5 许年行;于上尧;伊志宏;;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6 王化成;曹丰;高升好;李争光;;投资者保护与股价崩盘风险[J];财贸经济;2014年10期
7 叶康涛;陆正飞;张志华;;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8 肖泽忠;邹宏;;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股权融资偏好[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10 潘敏,金岩;信息不对称、股权制度安排与上市企业过度投资[J];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宝臣;王立清;尹辉;;政治联系、负债与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孔庆辉;;宏观经济波动、周期型行业和资本结构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胡娟;刘星;;最终控制人类型对投资影响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4 闫华红;魏永红;;基于股权结构的家族控制与现金股利政策[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5 宋常;刘司慧;;信息披露、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6 宋常;刘司慧;;中国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其度量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7 李传宪;何益闯;;大股东制衡机制与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8 程龙;唐亮;;股利政策特征和财务指标关联——以吉林省上市公司为例[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9 周丹;杨晓玉;;股权结构、管理层权力与多元化经营——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陈媛;周庆;李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与经营业绩[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华;蔡卫星;曾诚;;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特征的证据[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利益共谋还是监督激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涨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崔学刚;赵颖囡;;批发零售企业独立董事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董直庆;王林辉;;相容委托和最优委托权安排:论我国国企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黎文靖;江伟;;制度安排、大股东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陈海声;梁敏霞;;企业技术并购的股权策略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Bayesian Network analysis on agency behavior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8 薛德余;;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和支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ST制度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9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10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7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9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岭松;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秀婷;投资者过度自信下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伟;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方索琴;家族企业金字塔式持股结构与资本结构的选择[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艾辉;金字塔结构下家族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邓新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财务目标选择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宝霞;股权激励与内部长期投资决策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谢小勇;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颜思成;湖南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戴宇峰;我国非房地产央企过度投资房地产问题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悦,,李晨;上海股市的收益与资本结构关系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张保柱;黄辉;;考虑政府干预的企业R&D行为研究[J];财经论丛;2009年03期
3 陈国辉,赵春光;上市公司选择股利政策动因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5期
4 赵春光,张雪丽,叶龙;股利政策:选择动因——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J];财经研究;2001年02期
5 郝颖;刘星;林朝南;;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配置行为研究——基于控制权收益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6 龙振海;胡奕明;;终极控制权、审计师行业专长与盈余稳健性[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7 张宗新;朱伟骅;;证券监管、执法效率与投资者保护——基于国际经验的一种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11期
8 杨有红;毛新述;;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与投资者保护——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8期
9 丁启军;;行政垄断行业的判定及改革[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10 夏冬林;李刚;;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会计盈余质量[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商文;[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亦民;基于大股东控制的融资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许弘林;QFII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与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纳超洪;管理权力、自由裁量性投资与高管薪酬[D];暨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小媛;;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会计透明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0年04期
2 高敬忠;韩传模;王英允;;控股股东行为与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策略——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3 刘爱杨;邓小艳;王锦涛;李丰译;;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4 陈见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来自受公开谴责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7期
5 张学洪;章仁俊;;大股东持股比例、投资者保护与掏空行为——来自我国沪市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1年02期
6 毕艳杰;赵秋梅;;家族上市公司大股东监督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3期
7 夏新平,占卫华;原始股东持股比例对IPO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王萍;沙珍珍;石校顺;蔡永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性并购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3年03期
9 丁庭选;;大股东持股比例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5期
10 彭启发;李彬;;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桂小笋;ST梅雁一季报大变脸 大股东连年减持持股仅剩2.2%成A股最低[N];证券日报;2012年
2 记者 袁克成 周韬;19家国有控股试点企业值得关注[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记者 姜锐 王文帅;单一股东持股比例适当突破20%[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股权结构 演绎民主与集中关系[N];中国证券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朱宝琛;证监会:境外股东持股券商比例提升至49%[N];证券日报;2012年
6 记者 王璐;券商外资股东权益比例上限拟提高至49%[N];金融时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胡金华;民资入保险 领域再拓宽[N];华夏时报;2012年
8 记者 杨佼;小贷公司松绑进行时[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李昕泽;上证所:少数公司实际控制人概念不清[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10 记者 张小乐;“勇闯三关”为小贷公司“开闸”[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雅恒;大股东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治理作用[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春婷;实际控制人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王鹤涛;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21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2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