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市场条件下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度量
本文关键词:极端市场条件下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度量
更多相关文章: 系统性风险测度 极端市场 EVT-GARCH-Co VaR模型 中国金融体系
【摘要】:在中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过程中,实时监测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和累积过程非常必要。本文基于EVT-GARCH-Co VaR模型,利用2008—2013年股票市场数据,对极端市场条件下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内单个金融机构对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及其随时间变动的趋势进行了动态测算。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国有商业银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最大,证券公司最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介于二者之间;2研究期内所有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都有上升,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但金融风险在证券、保险和银行业间的传染效应还比较微弱;3工行、中行、建行和人寿保险具有显著的系统重要性,应进行全面综合监管。其他金融机构需按微观审慎原则加强其自身风险管理。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南京银行;四川大学;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测度 极端市场 EVT-GARCH-Co VaR模型 中国金融体系
【分类号】:F83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以后,全球金融监管从过去偏重于个体金融机构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向监控和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转变。按照国际金融监督和协调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金融体系的部分或整体损害而造成的金融服务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2 方意;赵胜民;王道平;;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测度——基于DGC-GARCH模型的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11期
3 肖璞;刘轶;杨苏梅;;相互关联性、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4 高国华;潘英丽;;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动态CoVaR方法的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5 刘晓星;段斌;谢福座;;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婷;孟繁旺;;宏观审慎监管对传染性银行风险的控制作用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胡建生;吴清;周长富;陆彩兰;;后危机时代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3 高志勇;;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基于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4 庄宗明;高志勇;;后危机时期的两岸金融监管合作[J];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5 李守伟;何建敏;庄亚明;施亚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网络模型构建及稳定性[J];系统工程;2010年05期
6 张泽旭;李鹏翔;郭菊娥;;担保链危机的传染机制[J];系统工程;2012年04期
7 李守伟;何建敏;庄亚明;施亚明;;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稳定性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8 王粟e,
本文编号:548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4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