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反思与改进方向
本文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反思与改进方向
更多相关文章: 量化宽松 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 马克思货币理论 商品储备制度
【摘要】:近年来,为了应对长期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复苏,在常规的货币政策用尽之后,西方各主要经济体都不得不相继采用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虽然量化宽松政策在理论上还未经充分论证,实际效果也不太确定,但这个政策的实施过程已经充分地证伪了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因此我们必须重新为量化宽松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只有彻底摈弃货币数量论,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础上观察货币现象,才有可能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找到改进的方向,并在总结西方国家量化宽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种能为我所用的新型市场经济货币制度。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 马克思货币理论 商品储备制度
【分类号】:F821.0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主要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中长期债券,向市场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宏观经济干预政策。换一种更形象、更通俗的说法,QE就是央行直接增印钞票。QE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尚未列入的一种货币政策,其应用背景与经济长期疲弱不振有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韦森;;哈耶克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同与异[J];读书;2012年09期
2 朱奎;;程恩富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J];海派经济学;2009年04期
3 卢映西;;现实的荒诞——国际贸易摩擦背后的真实逻辑[J];海派经济学;2011年04期
4 程恩富;海派经济学方法论:综合创新的若干思考[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程恩富;夏晖;;美元霸权:美国掠夺他国财富的重要手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12期
6 马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政策效果与潜在风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卢映西;;在马克思货币理论基础上探索根治经济危机的新途径[J];学习与探索;2012年01期
8 张作云;;从《资本论》看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运行机制[J];管理学刊;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桂林;;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汪效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述论[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3 郑京辉;李静体;;陈翰笙与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袁军;;浅析陈云与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的调整[J];沧桑;2010年04期
5 宓文湛;马克思实践视角的确立和货币理论的创新[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6 陈黎明;吴伟;谢治华;;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金才;;陈云三次领导稳定物价的基本经验[J];党的文献;2011年03期
8 白永秀;吴丰华;;新中国6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阶段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9 李通屏;有效消费制度命题与刺激消费的效果评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J];当代亚太;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力;;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演进历史及其启示[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正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武力;;陈云与“一五”计划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4 高长武;;新中国成立第一年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及其经验[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5 石建国;;改革开放后党对经济体制的理论探索与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下)[C];2013年
6 文贯中;刘愿;;从退堂权的失而复得看“大跃进”饥荒的成因和教训[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7 刘愿;;中国“大跃进”饥荒成因再辩——政治权利的视角[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8 张宇燕;高程;;阶级分析、产权保护与长期增长——对皮建才博士评论的回应[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9 李秋华;刘勉钰;;新四军南昌军部与上海[A];新四军与上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5 莫纯政;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乔臣;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钰;利益集团与清末自主开放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李明;财政约束下的工业化战略与中国农村治理[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逄爱成;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应斌;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世尧;利益集团视角下改革的拖延与突破新探[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严恋;我国企业捐赠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雪松;论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及改进[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朱江燕;建国初期上海市同业公会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庞涛;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规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贺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10 张丽;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伦理审视[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劲松;安国俊;;量化宽松政策、资产泡沫与通胀隐忧[J];银行家;2009年08期
2 耿群;;日本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3 宋芳秀;李庆云;;美元国际铸币税为美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4期
4 尚姝;;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5 曹勇;国际铸币锐的分配、计算与启示[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6 李成;马文涛;;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和汇率吗?[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经济学家;2009年09期
8 易纲;;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效[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04期
9 于同申;国际美元本位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教学与研究;2002年12期
10 孟繁兴;宋维演;;金融危机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牍之;;“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质是嫁祸于人[J];金融经济;2010年23期
2 刘军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底牌[J];w,
本文编号:586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8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