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研发投入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研发投入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投资 研发投入 IPO抑价 创业版 中小企业
【摘要】: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投资的引入能有效降低IPO抑价,但基于中国创业板的数据发现,风险投资对IPO抑价没有产生负向显著影响,本文从研发投入的视角对此提供新的解释。发现存在风险投资通过研发投入影响IPO抑价的路径,即风险投资显著增加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增加一方面显著提高了IPO抑价,另一方面增加了风险投资对IPO抑价负向影响的显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研发投入越高的公司中,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负向影响越显著,越能发挥认证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研发投入 IPO抑价 创业版 中小企业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引言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开市,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风险投资由此赢得了更好的退出机会。创业板开市是否促进了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成为了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者研究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现有研究大多发现,风险投资降低了IPO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达明;曾蔚;;创业资本对创业板IPO抑价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曜;张子炜;;私募股权、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不同影响[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3 蒋健;刘智毅;姚长辉;;IPO初始回报与创业投资参与——来自中小企业板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4 张丰;;创业投资对中小企业板IPO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5 曾江洪;杨开发;;风险资本对IPO抑价的影响——基于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5期
6 吕炜;论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J];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7 陈工孟;俞欣;寇祥河;;风险投资参与对中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的影响——不同证券市场的比较[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8 张学勇;廖理;;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J];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9 喜济峰;郭立宏;;风险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效应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1期
10 李善民;陈旭;;创业板IPO抑价、公司治理与发行特征——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宗远;刘旗;;技术创新资本作用机理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游达明;曾蔚;;创业资本对创业板IPO抑价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叶雨鑫;;两岸创业投资事业对企业IPO股价表现之比较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4 张斌;巴曙松;;PE的运作机制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5 李曜;张子炜;;私募股权、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不同影响[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6 王玉华;;风险投资在创业板市场IPO中的功效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35期
7 陈昆玉,曾丽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王华志;技术创新——国家持续发展的提升动力——兼评王亮《风险创业与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刘媛媛;黄卓;何小锋;;IPO初始回报与创业投资参与的研究——基于我国创业板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10 刘亮;秦青;;创业投资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J];东岳论丛;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雁刚;;大力发展创业投资 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赵德武;马永强;;决策能力、风险偏好与风险资本[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黄福广;李西文;;中小企业IPO、盈余管理与风险资本持股——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姚铮;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李善民;陈旭;;创业板IPO偏低定价、公司治理与发行特征——基于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胡志颖;蔡卫星;韩金金;;风险投资减持过程中的机会主义——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邓艳红;陈宏民;;风险投资中的双向道德风险与帕累托有效的合约区间——讨价还价的视角[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3期(总第21期)[C];2006年
8 肖浩;詹雷;张洪辉;;风险投资、国有控股与公司IPO后盈余管理[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尹哲;;风险投资介入与退出对中小企业控制权转移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候建仁;李强;曾勇;;风险投资、股权结构与创业绩效[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风险投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兴伟;中国创业板公司IPO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郑庆伟;基于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的我国风险投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吴瑞祥;资本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张蕊;网络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7 王宏峰;高技术产业融资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马永强;高技术企业融资:合约的选择与再安排[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欧阳昌民;中国风险投资契约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谦才;创业投资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萍;VC/PE-BACKED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今;风险投资参与对中国境内企业IPO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叶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折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彭丽频;我国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刘婧;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IPO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杨发庭;技术创新风险的系统论分析及规避策略[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荣;创业投资与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攀;创业板IPO抑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南,卓贤;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2 曹凤岐;董秀良;;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3 刘江会;;可信性、价值认证和投资银行声誉机制[J];财经研究;2007年09期
4 余庆生;王光伟;;我国股票市场IPOs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5 汪宜霞;夏新平;;IPO首日超额收益:基于抑价和溢价的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4期
6 唐清泉;易翠;;高管持股的风险偏爱与R&D投入动机[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7 汪晓春;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资本结构条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8 冯根福;温军;;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7期
9 徐晋,万晓玲;香港创业板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3期
10 张清辉;合作创新风险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陶盈舟;[N];华夏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丽莎;香港创业板市场IPO的发行抑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方;李占国;;IPO抑价影响因素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07期
2 陈共荣;李琳;;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9期
3 董鹏;王晓露;;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5期
4 周萍;;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纺织经济;2012年01期
5 刘宏;;国内外IPO抑价相关理论文献综述及评论[J];时代金融;2012年09期
6 余楠;费一文;;私募股权投资目标公司首次上市发行抑价分析[J];南方经济;2013年03期
7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8 田慧军,孔敏娜;信号传递模型和中国股市IPOs抑价分析[J];商业经济;2004年11期
9 禹娜;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问题探讨[J];济南金融;2005年03期
10 肖建军;周孝华;;基于风险价值下IPO高抑价现象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玉环;;2003—2004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铮;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帆;;A股市场IPO抑价新视角——基于智力资本的信息披露的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剑乔;黄德春;李蒙;;基于定价机制的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及博弈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黄德春;林剑乔;;发行体制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余湄;乔琰;路倩;;高层管理团队与我国IPO抑价问题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高良;王晓亮;;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10 应益荣;上官甜;邢凯;;创业板风险度量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海燕;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报告认为多种因素影响IPO抑价率[N];证券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莫菲;高抑价率折射三大矛盾 四项建议推动理性回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邹健;完全市场化是IPO的最终出路[N];证券时报;2004年
4 刘潇;工行引领中国股市理性回归?[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杨兴云;IPO究竟该如何定价?[N];经济观察报;2004年
6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张宗新博士;强化市场约束 引导IPO抑价率理性回归[N];证券时报;2006年
7 九鼎德盛 肖玉航;IPO抑价率将理性回归[N];证券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姜楠;引导IPO高抑价率理性回归[N];证券日报;2006年
9 张宗新;关于IPO抑价率水平的再认识[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张宗新;完善发行市场化机制 推动IPO抑价率水平理性回归[N];上海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水兵;新股发行上市抑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熊虎;基于非理性行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和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唐勇;发售机制、信息偏倚与IPO抑价[D];浙江大学;2009年
4 熊维勤;我国IPO高抑价和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范汉熙;基于发行风险的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何剑;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赵威;订单驱动市场中基于流动性风险的IPO抑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邹斌;政府窗口指导、询价制与IPO抑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姜婷;我国询价制下IPO价格形成与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杜俊涛;我国证券市场新股抑价与长期弱势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梅秀;我国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抑价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陆燕华;中国创业板市场抑价现象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李群;风险资本对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张福春;询价之下沪深两市IPO抑价形成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来玉静;投资者情绪对我国A股市场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娜;我国证券市场制度与IPO抑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乾;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王玮钰;保荐代表人的工作经验能否有效降低IPO抑价?[D];厦门大学;2014年
9 樊莹;我国中小企业板IPO抑价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郝好;“全流通”发行背景下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0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9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