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货币环境变化与上市银行风险承担能力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05:20

  本文关键词:货币环境变化与上市银行风险承担能力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立场 银行异质性


【摘要】:本文利用2004—2013年间我国15家代表性银行金融数据,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立场对于银行的风险承担均有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在风险承担渠道模型中引入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特征的交叉项,实证结果发现:在银行微观特征中,只有资本充足率对于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而银行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结论不仅证明我国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也进一步为银行微观特征影响银行风险承担提供了证据支持。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
【关键词】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立场 银行异质性
【基金】:国家软科学重大合作项目(S2014GX0561)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3JJJ21)、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4CJRJ03) 山东省金融产业优化与区域发展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政界、业界以及学界均对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心有余悸,深入研究危机爆发的传导路径,特别是金融部门在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随着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一;何维达;;货币政策、信贷质量与银行风险偏好的实证检验[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2 张雪兰;何德旭;;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2000—2010)[J];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廷求;朱博文;;货币政策、银行治理与风险承担[J];金融论坛;2012年12期

2 方意;赵胜民;谢晓闻;;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问题[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3 刘晓欣;王飞;;中国微观银行特征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检验——基于我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9期

4 谭政勋;;银行规模、货币政策与风险承担[J];金融论坛;2013年06期

5 邹飞;王宗润;;银行高管非金融从业经历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J];金融论坛;2013年06期

6 林朝颖;黄志刚;石德金;;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J];财经论丛;2014年06期

7 代军勋;海米提·瓦哈甫;;资本约束、银行特质性与货币政策敏感性——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8期

8 王丽;;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林朝颖;黄志刚;杨广青;;基于微观视角的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9期

10 孙建雅;何凯;程细玉;;外部冲击对银行风险承担波动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聂召;风险预警、信贷危机与宏观审慎管理策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熊启跃;银行资本监管的宏微观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段梅;银行风险承担、金融稳定与最优货币政策[D];厦门大学;2014年

4 王寅;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与差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吴敏;政府控制、治理机制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赵潇琳;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微观资产配置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3 尹硕浦;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李冠青;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冉莹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6 熊蓓;货币政策预期与银行信贷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齐炎龙;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尹鹏;银行风险承担与银行效率[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翟雪;基于PSTR模型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非线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周芸;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主要激励因素[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蓁;;中国货币政策产业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2 张路通;;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检验[J];财会月刊;2008年08期

3 李麟;索彦峰;;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4 张杰;;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困局:解读新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的绩效[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5 索彦峰;范从来;;货币政策能够影响贷款供给吗?——来自银行资产组合行为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7年06期

6 万晓莉;;我国货币政策能减小宏观经济波动吗? 基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1年02期

7 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8 张杰;;制度金融理论的新发展:文献述评[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9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10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梅;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浙江金融;2000年09期

2 吉可为,苑德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张鹏;不稳健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负面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5期

4 戴相龙;戴相龙表示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30期

5 钱敏华;;正确认识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作用[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4期

6 于惠玲;;我国货币政策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金融;2000年11期

7 黄健;;货币政策:寻求新工具[J];资本市场;2000年11期

8 李春琦;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9 朱正元;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辩证否定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1年05期

10 宋立;继续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597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97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c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