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滞后p阶VAR模型的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基于滞后p阶VAR模型的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滞后p阶的VAR模型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摘要】:自2011年以来,我国启动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对持续高涨的物价水平以有效控制,但是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经回归到常态化运行状态,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引入国际资本,以调节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文章基于滞后p阶VAR模型,对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有效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的调整并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兰州文理学院;
【关键词】: 滞后p阶的VAR模型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分类号】:F832.6;F224;F822.0
【正文快照】: 1变量说明与Johansen检验1.1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我国1994年实施了外汇改革,但是在外汇制度导以及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上,都要受到货币政策的制约。货币当局对货币的控制是多元化的,因此,在进行指标的选取上,也要多方面考虑。采用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利率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为;李京晔;段军文;;我国货币供应中的货币陷阱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10期
2 潘敏;缪海斌;;银行信贷、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压力[J];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开花;;基于PLS模型的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汪川;黎新;周镇峰;;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基于“金融加速器模型”的中国经济周期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3 赵英军;戴玉华;;2006—2011年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黄晓东;戴玉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考量: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与合理性[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刘琦;;浅析我国信贷期限结构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8期
6 潘敏;缪海斌;;经济复苏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理论分析与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7 范从来;盛天翔;王宇伟;;信贷量经济效应的期限结构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8 汪川;;弗里德曼规则还是泰勒规则——信贷周期下的我国货币政策选择[J];金融评论;2011年02期
9 王玲玲;朱江;;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信贷与通货膨胀动态关系比较研究[J];金融纵横;2012年01期
10 马义华;汪浩;;微观视角下信贷周期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四川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艳炯;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丁林涛;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张宏铭;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4 盛天翔;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叶;银行信贷、物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2 戴勤勤;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陶川;我国非FDI资本流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段雅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顺周期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王庆山;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刘嘉洋;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渠道、规模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7 于璇璇;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因素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8 李瑞军;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测度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9 孙军;信贷规模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杨婧;银行信贷对不同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晓灵;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03期
2 许伟;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3 赵振全;于震;刘淼;;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存在吗?[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4 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5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6 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2004[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7 周卫辉;;关于我国通货膨胀诱因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梅;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浙江金融;2000年09期
2 吉可为,苑德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张鹏;不稳健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负面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5期
4 戴相龙;戴相龙表示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30期
5 钱敏华;;正确认识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作用[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4期
6 于惠玲;;我国货币政策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金融;2000年11期
7 黄健;;货币政策:寻求新工具[J];资本市场;2000年11期
8 李春琦;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9 朱正元;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辩证否定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1年05期
10 宋立;继续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600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0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