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反应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反应
更多相关文章: 股票市场 非对称性 门限随机波动率模型 有效重要性抽样 极大似然
【摘要】:采用门限随机波动率(THSV)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对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的非对称反应。为了估计THSV模型的参数,提出基于有效重要性抽样(EIS)技巧的极大似然(ML)估计方法。采用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的日收益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具体而言,与利好消息相比,同等程度的利空消息引起中国股票市场更高的波动率以及波动率持续性,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对利空消息的反应程度要大于对利好消息的反应程度。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非对称性 门限随机波动率模型 有效重要性抽样 极大似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1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790133)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08085QG139)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资助项目(2013SQRW025ZD)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1引言消息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消息又可以分为利好消息(股票收益正向冲击)和利空消息(股票收益负向冲击)。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对股票收益消息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即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尽相同。研究股票市场对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的非对称反应模式,对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慧;建立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协调运行机制[J];财政研究;2000年11期
2 古小松;新股市,新股票,新开张 去越南炒股?[J];东南亚纵横;2000年09期
3 朱世宏;我国股票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J];经济学家;2000年04期
4 刘彦春;关于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有关问题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5 袁东;论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与股票市场机制的有效性[J];东南学术;2000年04期
6 杜扶昌,张俊领;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股票市场[J];决策探索;2000年03期
7 张佳;实现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J];当代经济;2001年09期
8 林振宇;略论十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五大问题[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白莹;;略论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管理[J];河北金融;2001年12期
10 王玉平;我国发展股票市场的最佳策略是“适度”而不是“大力”[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长德;;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周丽辉;;转轨期中国股票市场制度设计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玉梅;闫相斌;胡洋;;在线股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勇;叶瑞红;;我国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文举;刘硕;;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共谋违规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与动态仿真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6 陆蓉;徐龙炳;;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2期(总第10期)[C];2004年
7 廖士光;;中国股票市场流通性价值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8 杨淑慧;;股票的价值——透过表象看本质[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第十五章 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10 郭多祚;徐占东;;第三十八章 中国股票市场β和收益关系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志军;1992:惊心动魄的“证券大集”[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徐立凡;当前稳定股票市场的着力点在哪里[N];华夏时报;2008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文盲母亲带出来的股票投资高手[N];证券时报;2011年
4 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 韩贤旺;股票与狗:股票投资那些事儿[N];上海证券报;2014年
5 梁冬;理财专家:不能把基金当作股票来“炒”[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记者 王sュ迨迪吧,
本文编号:684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8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