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台湾地区本土银行经营绩效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台湾地区本土银行经营绩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地区本土银行 因子分析法 熵值赋权 经营绩效评价
【摘要】:为深入研究台湾地区银行业民营化后的发展态势,分析台湾岛内银行的实际运营绩效,文章选取台湾地区27家本土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3共5年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经营绩效做出评价并排名。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本土银行的经营绩效与规模联系紧密,大型银行的经营绩效普遍优于中小银行,但在盈利性、安全性等个别指标上,中小银行具有一定优势。这一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大陆银行市场化进程亦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台湾地区本土银行 因子分析法 熵值赋权 经营绩效评价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下,台湾地区开始推进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改革。在1985年召开台湾地区“经济改革会议”确定解禁新银行设立以及1989年修订《银行法》后,新银行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截至2014年9月,台湾岛内已有40家本土银行1,其中既有资产市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继洲,罗得志;民营银行:台湾的经验与教训[J];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2 李卫东;翟立宏;罗智琼;;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3 周民源;;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对内地的启示[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01期
4 熊维平,朱书红;商业银行内部考核方法的实证比较[J];武汉金融;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俊景;田瑞国;;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经济和制度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4期
2 周红梅;对我国开放民营银行的法律思考[J];南方金融;2003年11期
3 罗树昭,陈一军;民营银行准入: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庄宗明;徐洁滢;;台湾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东南学术;2013年02期
5 卢福财;张荣鑫;;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J];财经科学;2014年01期
6 杨楠;;成长型科技创业企业的信用评价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郭海凤;陈霄;;P2P网贷平台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金融论坛;2015年02期
8 赵慧敏;;台湾银行民营化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J];东方企业文化;2015年01期
9 周再清;杨鹤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10 张虎;黄迅;范莉莉;;非均衡样本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预测——基于ADASYN-Balance Casecade-SVM智能模型[J];财会月刊;2015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小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研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章奇;刘明兴;;局部性改革的逻辑:理论与中国农村市场发展和商业环境的案例[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继洲;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再造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蓉;体制转轨时期中小企业融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晏宗新;金融业管制与竞争理论研究——兼论中国金融业的管制问题[D];厦门大学;2004年
4 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5 类淑志;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D];复旦大学;2005年
6 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袁建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朱闰龙;我国中小银行市场可竞争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蓉;全球视角下银行私有化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平;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战略引资效果的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2 田盛兴;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胡益纯;电力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绩效考评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周孟亮;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张振勇;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徐鑫;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潘志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8 顾荣;中国民营资本金融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刘敏;国际保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曾艳;银行民营化与金融安全[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红英;阮小平;;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分析[J];金融论坛;2007年11期
2 周好文,陈璐;信息约束下的金融监管与银行声誉[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3 汤世生;;台湾金控模式对大陆金融的借鉴[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6期
4 陈燕,李晏墅,李勇;声誉机制与金融信用缺失的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8期
5 陈松林;;论企业声誉的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9期
6 董红蕾;台湾银行民营化进程的借鉴与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7 缪荣;茅宁;;公司声誉概念的三个维度——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的分析[J];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8 余津津;国外声誉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年10期
9 熊继洲,罗得志;民营银行:台湾的经验与教训[J];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10 缪荣;茅宁;;中国公司声誉测量指标构建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江会;证券承销商声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靓;企业声誉的构成及其驱动因素测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淑玲;医院声誉测评及管理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科林;刘耀成;王杨;;关于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本土银行竞争力思考[J];消费导刊;2007年14期
2 王博群;;论本土银行与引进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发展[J];中国商贸;2014年06期
3 冯戈;;蓝德彰、法兰克·纽曼:试出中国本土银行水暖[J];纪实;2009年15期
4 黄小伟 ,邵洁;本土银行:束手待毙?[J];新闻周刊;2002年10期
5 胡滢;全球大同战略 IBM服务本土银行转型[J];信息产业报道;2004年08期
6 贤如;;本土银行纷纷掺“洋沙子”[J];英才;2005年10期
7 ;2003车市之信贷——改变你我的最佳选择[J];汽车与社会;2003年01期
8 张锐;;华尔街金融重组的路径选择与深远影响[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年12期
9 吴金勇;;中国银行:向欧洲本土银行迈进[J];商务周刊;2007年23期
10 钱金叶;与狼共舞[J];中国城市金融;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沪讯;本土银行不变则亡[N];发展导报;2002年
2 本版稿件由 记者 周密 何樝杉 采写;本土银行为本土企业输血[N];重庆商报;2005年
3 记者 王锋 通讯员 姜建南 张昌波 李胜;本土银行的新天地[N];金融时报;2013年
4 沈国仪;本土银行应走出江苏[N];新华日报;2008年
5 ;“本土银行”做足“小”文章[N];湘潭日报;2014年
6 晓莉;高端理财 本土银行产品吸引力不大[N];证券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伟勋;与本土银行正面交锋在所难免[N];中国贸易报;2006年
8 上海崇明县代县长 马乐声;勇担本土银行责任 力促区域经济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9 晓冬;本土银行应对外资需苦练内功[N];中国企业报;2007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崔吕萍;在外资行半年报中找本土银行出路[N];人民政协报;2012年
,本文编号:767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767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