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美国银行制度变迁中联邦政府与地方势力的博弈探析——以银行业的数量变化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06 21:00

  本文关键词:美国银行制度变迁中联邦政府与地方势力的博弈探析——以银行业的数量变化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银行制度变迁 美国联邦政府 地方力量 博弈 银行业数量变化


【摘要】:1791年以来,美国银行业的数量经历了从不断上升到下降的长波发展周期,以及银行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力量的博弈贯穿始终,在银行设立授权和延期的斗争、国家银行与州立银行业务领域的竞争、美联储的设计和构建,以及分业经营制度的调整等领域展开了多方面的较量,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以及经济治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冲突。这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银行制度变迁 美国联邦政府 地方力量 博弈 银行业数量变化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体制和规制约束条件下美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90143)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71.2;F837.12
【正文快照】: 美国现代银行业起源于18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数量庞大且绝大多数银行又是单一制的银行业体系;但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银行数量不断衰减,目前更是呈加速减少之势。究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银行制度变迁所造成的数量变化则是主要的方面,反映了联邦政府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长伟;姚会元;;民国时期纸币发行中的领券制度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6期

2 吴礼宁;;货币财产权、立法与自由[J];北方法学;2014年06期

3 何锦前;;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唯一归宿?[J];经济法学评论;2011年00期

4 吴礼宁;;论货币民主(上)——兼谈“占领华尔街”运动[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相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陈珍;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贺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4 吴楠;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法律障碍及制度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高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风险及控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葛立国;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7 马晓磊;美国金融监管规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8 李彦;试论我国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9 黄云云;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丁奕丹;美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昌黎;论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及其变化与改革[J];日本学刊;2000年04期

2 聂靖生,傅播,肖小玉;银企联姻促双赢——对樟树市实施主办银行制度情况的调查[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05期

3 牛立东,王森涛;关于银行制度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兰日旭;;建国60年以来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4期

5 马春山,吕长征,刘芳;实施主办银行制度 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J];理论界;1997年05期

6 郑紫衡,关键;日本主银行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亚太;1998年05期

7 薛敬孝,曾令波;论金融全球化与西方国家金融结构和银行制度的整合趋势[J];太平洋学报;2000年03期

8 孙志超;;美日银行制度比较:论银行制度对风险投资及社会创新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胡雅蓓,吴宇;高速增长时期的银企关系──日本主银行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01期

10 王贵国;;香港的银行制度与国际合作[J];法学家;199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银监会山东监管局课题组;陈向东;;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2 罗得志;;中国银行制度变迁:1949—2002[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德旭;建立怎样的银行制度[N];光明日报;2005年

2 刘曰建;银行制度不可动摇[N];金融时报;2002年

3 苑德军;银行制度发展趋势的有益探索[N];金融时报;2006年

4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 邹至庄;改善中国银行制度的两个建议[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6 樊艳兵;莫让银行制度刚性成了变相侵害[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胡晓明;银行制度与金融风险[N];市场报;2001年

8 张强(作者系中信实业银行总行营业部总经理);从自由银行体系到中央银行制度[N];西部时报;2004年

9 曲宏政;国有银行制度创新需“提速”[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任晓;研究改进银行制度和监管制度[N];中国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得志;1949——2002: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武艳杰;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与国家效用函数的动态优化[D];暨南大学;2009年

3 张羽;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逻辑[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赵素萍;中国村镇银行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我国银行制度变迁研究(1949-2004)[D];西北大学;2005年

2 吴俊;村镇银行制度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黎平海;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D];暨南大学;2000年

4 高玉贞;日本主银行制度:发展、改革与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胡金良;金融自由化时代的银行制度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夏友仁;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胡昌林;论水银行制度:以水的存贷与信托为中心[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8 王冠儒;日本主银行制度及其对我国银企关系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懿;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银行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孟颖;商业银行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5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05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1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