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社会下农户不良贷款的内生性分析——基于122户不良贷款的统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人情社会下农户不良贷款的内生性分析——基于122户不良贷款的统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信贷 人情社会 不良贷款 人情贷款 规范化
【摘要】:本文以人情为视角,以122户不良贷款的统计分析为依据,研究发现人情贷款是农户不良贷款的主因。深入分析人情贷款现象发现,政企关系的人情化、管理方式的人情化、贷款决策的人情化、"人情贷款"的极端化及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的人情化是农户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本原因。人情管理应向科学管理转变,人情贷款应向合规贷款转变,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优化农户贷款流程,把人情贷款框定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对不良贷款的有效防范。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信贷 人情社会 不良贷款 人情贷款 规范化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不良贷款是银行的非期望产出,因此对不良贷款的防范一直是金融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效益。尤其是农户贷款不良率的高位运行,使其对农户放贷表现出惜贷趋势,离农化和脱农化日趋明显。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崭;邵阳;;权力、人情与中国转型时期的信贷配给[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2 王仁杰;刘辉;;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难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3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4 施华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5 陈书婷;;降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对策[J];经济视角(下);2012年05期
6 陈国权;曹伟;;人情悖论:人情社会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与钳制——基于温州模式的历史考察[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8 李永生;;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解决对策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11期
9 张锋;;关于完善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论述[J];企业导报;2013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兆阳;试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李许单;;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中国人的职业流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田维绪;高廷江;;乡村人情消费:价值、嬗变及其应对[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费新;影响我国内外部均衡的政策实施环境[J];商业研究;2003年20期
5 卢文鹏;降息、赤字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J];财经科学;2002年03期
6 刘新华,线文;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一个区域非均衡发展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7 徐艳,何泽荣;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机会主义行为[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8 高鹤;;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机制:基于经济转型的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6年12期
9 叶蓁;;中国货币政策产业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10 黄飞鸣;从信用传导途径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财经研究;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薛海波;;面子意识与“80后”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关系的一项实证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3 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与社会资本的酿造——以温州为例的考察[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兵;刘峰;方长春;;吃人的嘴软吗? 基于审计师餐旅费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胡志颖;梁爽;刘应文;;企业银行债务重组、预算软约束和金融生态环境——基于2005-2008沪深两市A股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8 温博慧;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枭;组织支持、组织激励、员工行为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3 梁柏章;我国农村居民的集体行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保民;论民间法的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强;广义脉冲响应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杨帆;“最后的”邻居[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金永祥;浙江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影响因素探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刘召;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世尧;利益集团视角下改革的拖延与突破新探[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赵卜萱;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军库;;浅析关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审贷分离的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2 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3 张荔;田岗;;制度变迁中的农信社再造与信贷风险再生——社员冷漠、信贷配给与农村经济效率损失[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4 韩少功;人情超级大国(一)[J];读书;2001年12期
5 马一民;论国有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J];发展研究;2000年02期
6 张杰;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7 王仁杰;刘辉;;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难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8 孟凡芝;;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06年09期
9 杨国勇;李凤祥;;浅谈农村信用社关联企业保证担保贷款的风险防范[J];河北金融;2010年04期
10 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早报驻浙江记者 吴正懿;[N];东方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远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伟;;浅谈调整金融结构与促进不良贷款下降的关系[J];时代金融;2013年18期
2 洪建捷;;商业不良贷款小幅上扬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经济师;2013年08期
3 龙海阳;;我国不良贷款问题的解决路径系统性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郑良芳;清收不良贷款的基本经验[J];济南金融;2001年09期
5 常敏;银行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S2期
6 何艺辉,张奇;浅谈不良贷款的综合治理[J];福建金融;2002年12期
7 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解决不良贷款问题需要综合治理[J];海南金融;2002年07期
8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课题组;银行业不良贷款转化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陈兴明,祝杰;目前压缩不良贷款的主要难点及对策[J];西南金融;2002年11期
10 秦燕娟;对清收不良贷款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浩;万显明;刘小芳;杨晓光;;数据挖掘在不良贷款处置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剑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良贷款形成中的经理人行为视角[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嵩;交易服务商在中国不良贷款市场中的作用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5年
2 曹金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类债权定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酒劭立;工行陕西分行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池云霞;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解析与对策选择[D];河北大学;2005年
5 李水平;建行长沙天心支行不良贷款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李淑英;山东农行不良贷款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胡恩玲;不良贷款处置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8 李亮;中国建设银行郑州直属支行不良贷款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9 刘雪霞;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丽芬;假设清算法在不良贷款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43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4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