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逆周期外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基于协整分析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构建逆周期外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基于协整分析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梳理了外债顺周期性触发(或加剧)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机制,并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外债顺周期属性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无论外债规模还是外债结构均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其中外债规模对国内生产总值最为敏感,而外债结构受外汇收入和汇率水平影响更大。这说明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现状下,构建逆周期外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具有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逆周期外债宏观审慎管理的思路。
【作者单位】: 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外债 逆周期
【基金】: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青年课题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宏观审慎管理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系统对经济体系的负外部溢出而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其核心是从逆周期、宏观的角度采取措施,防范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与跨部门间传染的系统性风险,最终实现金融体系宏观和微观的稳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建平;高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2 李妍;;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红;;逆周期监管工具、机制与中国的选择[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张金城;李成;;银行信贷、资本监管双重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金融监管[J];金融论坛;2011年02期
3 陆静;张佳;;中国上市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J];金融论坛;2011年09期
4 刘扬;;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5 徐辉;李健;;金融监管制度与机会主义行为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3期
6 陈文;;对现阶段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10年07期
7 刘扬;;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J];南方金融;2011年07期
8 臧敦刚;;后危机时代保险业的宏观审慎监管[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12期
9 苗永旺;王亮亮;;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10 史建平;高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非;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铁强;中国反周期货币政策调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方建珍;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守海;金融审慎监管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王靖国;顺周期行为机制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张小波;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郭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吕志华;基于宏观经济波动的CreditRisk+模型的重构及其在商业银行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跃辉;从全球金融危机的视角看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9年
2 陈亮;后危机时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国良;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雷建花;商业银行顺周期性与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吴冠;我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付刚;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审慎性管理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牛晓东;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陈良颖;资本监管下银行资本与风险的调整[D];东华大学;2012年
9 曾省存;金融监管顺周期性问题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卫倩倩;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兆星;;国际银行监管改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2 巴曙松;王t熲,
本文编号:845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4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