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4 20:17

  本文关键词: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正规金融发展 非正规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摘要】: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正规金融发展 非正规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服务创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研究”(14CJY0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融资机制与模式研究”(14AJY009) 2012年西南政法大学校级资助项目“正规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2012-XZ QN18)的资助
【分类号】:F832.35;F12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产业结构能否顺利升级对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现状是与1949年以来实施的偏城市化金融政策紧密相关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2 崔百胜;;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互补还是替代?——基于DSGE模型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3 张琴;;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2期

4 鲁钊阳;;财政金融政策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5 胡宗义;李鹏;;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燕;;产业技术升级、融资结构变迁与金融中介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柳江;;信息不对称、贷款偏好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1期

3 崔学刚;杨艳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资本结构选择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叶斌;;Bank To Business网络融资模式——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新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林剑;;社会网络在创业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上海新创企业的经验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林剑;;社会网络在创业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上海新创企业的经验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贾林州;李小免;;农民合作的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兰考贺庄村资金互助社案例[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8 唐志武;;区域金融发展推动东北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9 虞群娥;李爱喜;;Survey Explore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Nonofficial Finance and SME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10 郑芳芳;黎东升;;基于博弈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解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剑伟;罗剑朝;;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2 吕伟;;关于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若干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杨顺湘;;论川渝政府合作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新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闫海洲;;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5 刘亚玲;浙江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周立;;三次农村金融改革评述[J];银行家;2006年03期

7 徐晓萍;李猛;;我国三十年来农村地区金融改革的逻辑轨迹——基于新比较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5期

8 田霖;;基于统筹联通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J];财经研究;2008年05期

9 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市场:反应性还是自主性?——基于温州民间利率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4期

10 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明华,王剑;非正规金融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9期

2 梁小红;非正规金融与越南中小企业融资[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吕伟;;关于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若干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左臣明;;我国非正规金融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胡金焱;李永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比较成本优势与制度互补[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6 戴健敏;楚晓玉;;我国非正规金融演变的条件和对策[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张前程;;我国非正规金融的生成逻辑及治理安排[J];金融经济;2006年16期

8 刘汉禹;;转轨时期如何治理我国非正规金融[J];商场现代化;2006年23期

9 唐化军;;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的进展和评论[J];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05期

10 李来宇;;我国非正规金融制度的兴起及变迁[J];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明;刘玉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机制、效率与实证挑战[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陈蔚;巩秀龙;;非正规金融利率定价模型——基于中国民间分割市场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岩;卢颖;;日本非正规金融中介——互助会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顾海峰;蔡四平;;规范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5 卓凯;;非正规金融、企业家甄别与制度变迁:理论与经验[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6 郭晔;俞哲;;正规金融或非正规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偏好的实证调查[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周林洁;合理促进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沈明高;金融是一种权力而不是枷锁[N];证券日报;2005年

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 徐 忠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沈明高;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可相互补充[N];证券日报;2005年

4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彭兴韵;非正规金融不应受到歧视[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郭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互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农宣;农工党成都市委建议应成立非正规金融机构[N];四川政协报;2008年

7 ;让非正规金融回归正规轨道[N];发展导报;2003年

8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李靖;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晓萃;非正规金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10 资深财经人士 新平;对非正规金融多一点关爱[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车丽华;我国非正规金融规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穆林;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模式选择、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D];西北大学;2009年

3 王劲松;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杨兆廷;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的路径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张风科;非正规金融视角下的地摊银行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苗;论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的演变[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傅振;基于契约分析的非正规金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郑立立;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及其规制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邱伟;论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的融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陈展;非正规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正规金融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郑双;西藏非正规金融发展政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8 高晨;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汤芳桦;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王志红;非正规金融融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2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52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