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模式——以P2P网络信贷为例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模式——以P2P网络信贷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反洗钱监管 PP 网络银行业务 第三方支付 客户身份识别 民间借贷 反洗钱义务 洗钱风险 客户身份资料 身份信息
【摘要】:正互联网金融主要以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和网络信贷作为三个主要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交易的隐蔽性、时空的无限制性使得网络洗钱成为当今洗钱的一种新趋势。目前,网络银行业务主要是由银行为主导推出,对于银行的反洗钱监管已相对成熟,第三方支付也已经纳入到反洗钱监管体系之内。唯有网络信贷,发展迅猛,但目前基本上
【关键词】: 反洗钱监管;PP;网络银行业务;第三方支付;客户身份识别;民间借贷;反洗钱义务;洗钱风险;客户身份资料;身份信息;
【分类号】:F724.6;F832.4
【正文快照】: 互联网金融主要以网络银行、第三非面对面性决定了其客户身份识别的固有在其发布的市场行为检查手册第一版中方支付和网络信贷作为三个主要缺陷:一是通过网络认证身份信息有缺正式提到了“市场行为监管”(Market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交易的隐蔽性、陷,二是客户信用登记审核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郑锋;;反洗钱监管理念探析[J];西部金融;2008年06期
2 周世成;张亦春;;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我国反洗钱监管[J];浙江金融;2008年09期
3 王文利;李斌;;网络经济下反洗钱监管的难点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9年02期
4 殷官林;;风险为本原则:反洗钱监管理念的创新与应用[J];西部金融;2009年01期
5 边维刚;黄雪柳;;反洗钱监管协调与合作问题[J];上海金融;2009年02期
6 童文俊;;香港反洗钱监管的经验与启示[J];武汉金融;2009年06期
7 童文俊;;香港反洗钱监管的经验与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8 童文俊;;香港反洗钱监管的经验及对内地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9年07期
9 郑卫国;宋友鸿;哈明tD;林晓慧;张东英;;我国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福建金融;2009年07期
10 陈霏霏;;提高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的创新安排[J];浙江金融;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莹;;内地与香港证券业反洗钱监管比较[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胥会云;央行将强化对支付机构反洗钱监管[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2 记者 上官卫国;证券保险业将纳入反洗钱监管[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反洗钱监管范围将扩大到证券保险业[N];财会信报;2006年
4 宋焱;中国金融业反洗钱监管受到肯定[N];金融时报;2008年
5 姜风旭;新西兰以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的启示[N];金融时报;2012年
6 韩晨 记者 李华;我市与台州建立跨区域反洗钱监管协作机制[N];赣南日报;2014年
7 郭凤琳;反洗钱监管将扩至特定非金融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欧阳洁;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反洗钱监管范围[N];人民日报;2007年
9 郭凤琳;研究将非金融业纳入反洗钱监管[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反洗钱课题组;风险为本原则在反洗钱监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N];金融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甘力;我国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魏莱;反洗钱监管体系与检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勇;中国反洗钱监管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蒋文;我国反洗钱监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段丽疆;我国银行业反洗钱监管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罗凡;基层央行对金融业反洗钱监管问题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5 王姗姗;美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6 涂艳琳;银行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胡文彬;中国保险业反洗钱监管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吴苏林;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分类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宋媚;反洗钱监管与监测的方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7年
10 何京君;人民币国际化下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反洗钱监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3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5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