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信用约束、信贷调节与农民收入增长

发布时间:2017-09-18 03:12

  本文关键词:信用约束、信贷调节与农民收入增长


  更多相关文章: 信用约束 信贷调节 农民收入增长


【摘要】:整体而言,降低信用约束并不能实现农民增收,反而有显著的负面作用;但是,农户贷款量的增加和非涉农银行的信用约束降低均能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财政支农、农户人均住房总价值和乡村人力资本的提高均能够显著推动农民收入增长,但是乡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男性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其系数仅略小于乡村人力资本系数,相反,女性人力资本却并没有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显著要素。因此,农村金融应该严格区分贷款和救助金,农村金融的改革应向着定位明确、职能清晰的方向前进,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边界必须明确。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信用约束 信贷调节 农民收入增长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有序流动及其分布均衡研究”(2013PYLJ0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财政金融服务创新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协同机制与模式研究”(13AJY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金融要素空间集聚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化的耦合机理研究”(13YJC790149)
【分类号】:F832.4;F32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回顾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经济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国政府很快就把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推向城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及逐步推进,诱致了农村的大量生产要素由于农业的弱势以及微利性而不断非农化,加之城乡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加剧了生产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韬;罗剑朝;;基于MNL模型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行为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3年11期

2 王定祥;李伶俐;王小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化逻辑与改革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3 郑耀东;农村金融抑制缓和的政策选择与创新安排[J];经济学动态;1995年11期

4 谢平;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5 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6 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7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8 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9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10 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年生;;对农村信用社支农问题的一些探讨[J];安防科技;2006年01期

2 谢云,赵长勇;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环境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4 胡滨;;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及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5 陶峗;周小伟;;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股权设置与治理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6 张健;冯中朝;;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的必然性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7 李仁健;;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8 李永平;;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观点、评价及对我国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9 刘秀杰;张雨;;农村信用社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支持和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10 夏晓燕;;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蕾;;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易棉阳;;改革以来农村金融市场悖论新解——一个DGLLS分析视角[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谌争勇;;农业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审视与理性路径[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张乐柱;王家传;;提升农信社竞争力 支持农业经济发展[A];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池波;彭克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谢元态;汪云兴;;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非均衡金融体系的思考[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曙光;王丹莉;;增量式渐进变迁、微观主体自主创新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纪念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利文;需求导向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泓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晓晨;涉农贷款分类管理及政策支持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刚;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潘旺;大石桥农村支付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宋增芬;山东省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高新会;莱芜市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2 王霄;胡军;;社会资本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一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3 朱喜;李子奈;;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4 陈晓红;吴小瑾;;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与信用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5 蒋乃华;卞智勇;;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来自江苏的实证[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6 叶静怡;周晔馨;;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来自北京农民工调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7 胡士华;李伟毅;;信息结构、贷款技术与农户融资结构术——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7期

8 温红梅;韩晓翠;;基于VaR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的度量与实证[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祁之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70期

10 钟笑寒,汤荔;农村金融机构收缩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祥苏;[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全,刘亮;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规范与创新[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2 邱跃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J];金融纵横;2003年03期

3 ;《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推介书[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3年03期

4 赵元华,丁忠民;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04期

5 肖光庆,罗洪波;对农村金融重组与发展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3年06期

6 蒋扶中;当前农村金融总体布局的思考[J];新疆金融;2003年04期

7 ;周小川: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需系统推进[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9期

8 冯兴元 ,何广文;农村金融为何不姓“农”[J];中国改革;2003年08期

9 周晓棠;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与发展农村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11期

10 刘延力;农村金融结构的多样化分析[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亚拉图;;改革和完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3 孟春;高伟;;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4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郭明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6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定;;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冉光和;温涛;李敬;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业成长的经济效应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玉荣;农村金融,下一个投资盛宴?[N];证券日报;2006年

2 张元红;增强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农发所 张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曾刚;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肖东平 李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N];中国税务报;2007年

6 陈遇雨;农村金融边缘化亟待关注[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汤敏(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国际上农村金融的成功经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8 张海峰;农村金融之“两会”期待:不止点题 更有实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汉 编辑整理;农村金融,一块等待开垦的热土[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董文胜;三大因素阻碍农村金融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琼;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梁邦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桑瑜;基于组织创新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李U,

本文编号:873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73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