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民营银行“生前遗嘱”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9:07

  本文关键词:民营银行“生前遗嘱”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营银行 生前遗嘱 银行破产 存款保险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为确保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经营失败时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欧美国家开始实施"生前遗嘱"制度,即恢复和处置计划。中国金融界也开始借鉴这一新制度,民营银行试点方案中更是把制定生前遗嘱作为选择试点的五大指标之一。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监管层对民营银行生前遗嘱的各项要求并没有具体化,完善该项制度,可以从明确制定生前遗嘱的原则、设计内容框架、建立与银行破产制度及存款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等方面入手。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民营银行 生前遗嘱 银行破产 存款保险
【基金】:广西财经学院2014年度科研课题“中国式影子银行的监管困局及法律对策”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33
【正文快照】: 按照中国银监会要求,民营银行设立需满足“纯民资发起、自愿承担风险、承诺股东接受监管、实行有限牌照、订立生前遗嘱”五大指标。其中,“生前遗嘱”一词颇吸引大众眼球。一、“生前遗嘱”的内涵及特征“生前遗嘱”本是民法上的一个概念,指自然人在生前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晨昱;;中国银行业应立“生前遗嘱”[J];董事会;2014年02期

2 漆彤;宋禹倩;;“生前遗嘱”能否解决银行“大而不倒”困局[J];经济法论丛;2011年02期

3 李景杰;;论金融机构的生前遗嘱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1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景杰;;论金融机构的生前遗嘱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14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华;刘志威;;我国问题银行退出机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2 周卫江;;美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性变革——评析《多德-弗兰克法案》[J];金融论坛;2011年03期

3 赵华伟;李小红;;对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9年03期

4 漆彤;宋禹倩;;“生前遗嘱”能否解决银行“大而不倒”困局[J];经济法论丛;2011年02期

5 王刚;;系统重要性银行“恢复和处置计划”:国际实施进展、基本要素与政策建议[J];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滇庆;;创建民营银行试点[J];财经界;2001年04期

2 郑泽华;对发展中国民营银行几个问题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3 刘荣;中国民营银行有没有市场[J];光彩;2002年11期

4 梁小民;给民营银行出生证[J];网际商务;2002年Z1期

5 徐滇庆 ,巴曙松;我们呼唤什么样的民营银行 评《开放民营银行须慎行》一文[J];中国改革;2002年10期

6 王自力;民营银行准入:目前还宜缓行——兼与部分呼吁开放民营银行的同志商榷[J];南方金融;2002年08期

7 陆军;关于民营银行开放的几个问题的看法——兼与王自力同志商榷[J];南方金融;2002年09期

8 巴曙松 ,徐滇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营银行[J];改革与理论;2002年08期

9 朱崇龙,冯再亮;市场经济需要民营银行[J];经济师;2002年12期

10 王自力;民营银行准入:目前还宜缓行——兼与部分呼吁开放民营银行的同志商榷[J];金融研究;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兆祥;;对在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祝健;;准入民营银行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纪尽善;;论发展民营银行及其制度障碍与供给[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杨胜刚;;台湾公营银行民营化的进展、绩效与影响[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和;讨论民营银行[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2 李钢;民营银行为何呼之难出[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3 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参股民营银行 没大钱可赚[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4 邓聿文;理性看待开放民营银行的风险[N];中国经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王擎;民营银行是橘还是枳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6 杨晓平;民营银行难说天然优势[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钟伟;给民营银行热潮泼冷水[N];证券时报;2003年

8 孔祥祥;民营银行笨鸟能否先飞?[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裴长洪;组建民营银行正当其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记者 徐华;民营银行何时浮出水面[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2 高菲;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闯;中国民营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1985~2012年[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韦瑶瑶;试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策略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曹芬;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D];河北大学;2008年

4 周世进;论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与策略[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5 宋红卫;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李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发金;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探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沈飞;民营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徐洁;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李建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6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96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