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融合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2 01:16

  本文关键词: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融合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创新 金融资本 融合 VAR模型


【摘要】:基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北京市为例,将技术市场成交额作为科技创新指标,将金融划分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采用VAR模型,探讨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之间相互作用,且影响明显;金融规模为单向影响且较缓慢;金融效率的作用不显著。这验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通过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共赢关系。政策启示是,只有不断完善资本市场,通过金融与科技共同创新,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
【关键词】科技创新 金融资本 融合 VAR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空间扁平分异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4107111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提升北京创新能力,打造环渤海经济新引擎”
【分类号】:F832;F276.44
【正文快照】: 每一次产业革命兴起都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本紧密结合是社会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正在进行的科技金融正顺应了这一趋势,但却存在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科技担保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多层次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2 张明喜;;我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3年01期

3 李颖;凌江怀;王春超;;金融发展对国内科技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对广东省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3期

4 宋智文;凌江怀;;金融中介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9期

5 陈迅;吴相俊;;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互动关系[J];科技与管理;2009年06期

6 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2期

7 孙伍琴;朱顺林;;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基于Malmuquist指数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8年03期

8 黄国平;孔欣欣;;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制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年02期

9 王宏起;徐玉莲;;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年06期

10 张元萍;刘泽东;;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理论与实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2 王定祥;刘杰;李伶俐;;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3 韩霞;政府采购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J];财贸经济;2003年11期

4 姜莉颖;王忠孝;;浅谈东北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北方经贸;2008年06期

5 熊名奇;颜汉军;;东莞科技创新与金融环境的关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年10期

6 姜凌;梁青;;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推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3期

7 喻少如;;科技金融法律制度建设刍议[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2年12期

8 牛润盛;;经济增长目标下的广东财政支出、银行信贷效率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9 左志刚;;国家创新能力发展中金融作用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多维分类样本的面板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2期

10 于海琪;;如何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业与科技发展的融合与共赢[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云;杨湘浩;樊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与对策——基于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科军;;自主创新:创新型试验区资源经济成长的路径选择——关于毕节模式的思考[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3 肖慧娟;彭卫红;李月梅;;低碳经济下林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4 张玉明;张娜;李娓娓;刘岗;葛永波;刘冰;孟庆春;徐蓓蓓;邓志钦;张娟;袭著超;;山东省科技创新如何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陈华;王稳;;中国保险发展对技术创新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6 黄德春;张长征;林丽;;产业集聚、金融发展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孙玮;王九云;;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金融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兆刚;;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机理研究[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朱世刚;;基于价值网的科技金融平台运作模式研究[A];“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济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梅德强;科技创业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合作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顾海;高新技术产业化论[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匡致远;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主要因素和产业聚群[D];暨南大学;2001年

8 雷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与机制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桑P;欧洲联盟创新政策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王志坚;企业技术创新中政府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忠;我国股市系统演化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辛强;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姜承武;FDI、金融发展对我国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7 纪晓云;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吴双;金融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刘芸;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孙海梅;中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2 蔡建明;;民间资本参与中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2期

3 王雄伟;;风险投资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6年14期

4 姚耀军;;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5 姜炳麟;李梅;;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6期

6 王琦;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7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岳良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08期

8 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J];管理世界;1999年01期

9 吴丹;王娅莉;;基于Malm quist生产率指数的R&D投入对制造业影响评价[J];管理学报;2006年05期

10 孙伍琴;论不同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莉;基于技术创新的金融结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云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与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志勇;宿永铮;;VaR模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08年24期

2 周浩;吴寿平;;基于VAR模型的广西工业与传统服务业关系的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 季赛卫;陈培友;;基于VAR模型上证50指数的风险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09年05期

4 杜建华;;基于VAR模型的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7期

5 刘启君;刘航贝;;货币和税收政策对我国住房价格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2年06期

6 徐小林;刘春华;王树春;;基于VAR模型对城镇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变迁的实证分析——广饶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2年12期

7 郑直;沈颂东;王哲;;VAR模型在3G用户规模预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进才;;外贸企业基于VaR模型的汇率风险评估[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胡爱华;;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比较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31期

10 李云亮;李翠薇;;基于VaR模型的证券公司自营风险量化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书平;闫晓峰;吴振信;;基于VAR模型的铁矿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慧;赵昕;;基于VAR模型下中国海洋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研究[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赵昕;郑慧;;基于VAR模型下中国海洋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王春宇;;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闻人 农行宁波市分行;基于VAR模型对浙江省城镇化的实证研究[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2 广发期货投资研究部 陈年柏;VaR模型在股指期货保证金设计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勤琴;基于VAR模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计量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2 黎伟;流动性风险的VaR模型及其在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6年

3 潘慧;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4 戴昱;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申睿波;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VAR模型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6 王会雨;基于高频波动的VaR模型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查日川;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股票市盈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格;VaR模型中的分位点水平内生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沈翔;VaR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10 钱无蒙;VaR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9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