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动态门限面板模型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7-09-26 03:12

  本文关键词: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动态门限面板模型的经验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发展 居民收入差距 动态门限面板回归模型


【摘要】:金融在收入分配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理论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该文利用动态门限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31个省市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间存在明显的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超过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当金融发展低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会扩大居民收入差距。部分省市部分年份金融发展水平已超过门限值,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发挥正向作用。因此,为解决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须保持超过门限值的最低金融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金融发展 居民收入差距 动态门限面板回归模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对策研究”(12BJY03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政策和制度研究—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数量关系的视角”(13&ZD018) 教育部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项目阶段成果
【分类号】:F832.0;F124.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攀升,但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2008年基尼系数高达0.491,已突破0.4的国际警戒线。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565元和7917元,二者之比达3∶1,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基溶;廖进中;;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贫困关系的经验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2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3 余玲铮;魏下海;;金融发展加剧了中国收入不平等吗?——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4 汪建新;黄鹏;;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中国29个省区面板数据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5 李志阳;刘振中;;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理论和经验解释[J];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6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7 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8 张立军;湛泳;;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分析及其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9 胡宗义;刘亦文;;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县域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静;漆雁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Z1期

2 陈辉;刘钟钦;贾伟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3 谢会强;宋山梅;;贵州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4 周端明;刘军明;;二元性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理论模型与计量检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翟敏;;浙江省农村金融如何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J];北方经济;2010年22期

6 宁薛平;文启湘;;金融中介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玮;曾国平;何勋鲲;;农村金融服务促进统筹城乡收入区域差异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8 周波;于冷;史清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户收入增长:以江西农户为例[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9 吕品;彭勇;;金融发展水平对收入差距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耿敏灵;;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的关系:一个分析视角[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欣;星炎;;“西三角”经济圈农民收入与金融财政支持的关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王冠国;;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研究与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允卫;黄祖辉;;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益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变动的宏观视角研究——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林嗣明;;福建省金融增长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徐晓萍;李猛;;3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的逻辑——基于新比较经济学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7 王翔;李凌;;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是两难选择吗[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8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洁;;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1980—2007年的实证分析[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10 粟勤;张海洋;王佳俊;;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磊;收入分配与金融结构: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陶珍生;我国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陈文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邵挺;二元土地市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结构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蒋水冰;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9 钱良信;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安徽大学;2011年

10 赵静敏;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与传导途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谢宗藩;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罗亦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因素检验[D];湘潭大学;2010年

4 齐涛;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新建;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姚佳成;大石桥市农民信贷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汪辉;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郭鹏;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和中国案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2 陈志刚;王皖君;;金融发展与中国的收入分配:1986—2005[J];财贸经济;2009年05期

3 陈伟国;樊士德;;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J];当代财经;2009年03期

4 张文;许林;骆振心;;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回到G-Z假说[J];当代财经;2010年11期

5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6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7 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8 张克中;冯俊诚;;通货膨胀、不平等与亲贫式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9 刘纯彬;桑铁柱;;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理论与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10 姚耀军,刘华华;金融非均衡发展及其经济后果的经验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士贵;企业R&D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1期

2 刘洪;企业R&D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析[J];科研管理;1997年05期

3 张克群;郝娟;周为;江彦若;;技术多样化与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6期

4 王一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J];才智;2014年16期

5 郭涛;阎耀军;;城市化与犯罪率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04期

6 刘纯彬;李筱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7 郑长德;;全球化与区域间收入的不平等——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程小可;李玲玲;;会计盈余与股票市场回报非线性关系研究——与线性关系的对比及来自沪市的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4年02期

9 刘渝琳;林永强;;FDI与中国贫困变动非线性关系研究[J];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10 谢晓闻;方意;梁璐璐;;汇率与我国股价变动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股市周期和股市规模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向科元 陈克祥;重视战斗力要素间的非线性关系[N];中国国防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月明;CPI与PPI的非线性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冯雪;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与银行监管措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3 贺创;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非线性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梁梓标;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林上华;C-曲线区间扩展及统计非线性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21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921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