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的协整关系研究
【摘要】 2009年7月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入新的阶段,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然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入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将会受到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然而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两者是怎么影响对方的,极少有学者对他们进行研究,这是本文要研究的创新点。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对研究内容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理论部分。第四部分是实证部分,本文通过建立VAR(5)模型、长期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旨在说明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给予我国汇率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建议:加快汇率制度的建设;适当增加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时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以国内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改善人民币结算金融服务。
1引言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1世纪,世界经济蓬勃发展,国际贸易越来越紧密,国际金融越来越发达,国际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国际货币在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上发挥了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的职能。国际货币的三个职能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领域上看,在国际贸易方面,国际货币主要发挥了计价与结算的核心作用。人民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结算成为我国跨境贸易中企业采用的跨境贸易结算方式。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开展人民结算试点业务,境内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五个城市开展;境外在香港、澳门及东盟国家。2010年6月22日,《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试点范围扩大至境内的20个省市,境外已经不再受限制,不断地扩展人民币结算业务。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月结算额从2009年7月的0.3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4年1月的5502亿元,2014年1月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34万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3.5%,这个比重代表着我国跨境贸易结算慢慢迈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新台阶,也代表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不断增长代表了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跨境贸易中也越来越多地利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这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影响。第一,跨境贸易结算的货币方式如果选择人民币,将会影响我国以外币结算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国际收支差额,在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汇率政策下,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将会使我国外汇占款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的货币投放规模,将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第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鉴于我国现阶段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付人民币大于实收人民币,则境外人民币的数量将会快速增加,那么境外就会形成人民币投融资离岸市场,由于离岸市场的管制少,所以离岸市场的利率和汇率的预期变化会影响我国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可控性和实施效果。第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条件下,必须为境外人民币提供供需市场,而由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限制,我国只有为境外人民币结算资金供求开放境内金融市场,才能满足投融资需求,这就涉及到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开放。由国际经济学中著名的“不可能三角”,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和汇率制度的稳定性三个目标不能同时满足,最多只能满足其中的两个,而在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下,在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不断开放的前提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实施效果必然受到影响。第四,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的不同会带来汇率的变动,而汇率的变化会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价格的波动性,而价格的波动又会影响产出,从而导致产出波动性,从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定的时候必须考虑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变化对其的影响。第五,当我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更多地选择了人民币以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会影响人民币的境外需求,在人民币境外供需达到一定规模以后,人民币境外需求的变化将会影响人民币的总体需求,所以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时候要考虑人民币的境外需求。自从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行了很多的研究,笔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我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
1.2研究框架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为:
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研究的背景、重要性和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分为国外相关研究和国内相关研究。第三部分:理论分析。该部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的理论,第一个方面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理论,第二方面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理论,
第三部分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理论。
第四部分:实证研究。该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对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选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跨境贸易外币(非人民币)结算(COM)两个变量、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选择人民市有效汇率(REI)、广义货币供应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四个变量分别建立两个VAR(5)模型、长期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旨在说明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关系。
第五部分: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给予我国汇率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建议为:加快汇率制度的建设;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要考虑我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的选择;同时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以国内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改善人民币结算金融服务。最后还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缺陷以及本题目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2国内外相关研究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是指一国在进行跨境贸易时候可以采用的货币结算方式,分为当地货币结算方式、生产国货币结算方式以及第三方货布结算方式。刘传哲、聂学峰(2007)指出货币政策一般是指货币当局釆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信用总量的政策总称,是我国货币当局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因此货币政策是我国法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货币政策国家为了促进法观经济发展而逐步利用起来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物。
2.1国外相关研究
2.1.1跨境贸易结算货市方式的研究
(一)交易成本最小化选择货币方式
Cohen(1971)指出,在易货交易的环境下,如果接受了一些其他形式的货币混合物,该混合物可广泛应用于货币和其他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将大大降低。如果一种货币占国际交易的比例最大,这些国家的货币最终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媒介,因为他们是在国际交易中对交易双方是最有吸引力的。Mckinnon(1979)研究得出结论,出口商愿意以出口国货布作为结算货币,因为当地货币计价的可以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这种观点是贸易结算货币理论的基础。Krugaman(1980)指出,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出口商为了避免相对价格变化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和销售的波动,倾向于选择与竞争对手所运用的同一种货币。因此,如果一种货币被选择为贸易结算货币将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即使市场上出现相同的低交易成本货币,这种货币将依然被采用,这种现象称为惯性现象。
(二)以出口国所在国货币方式结算
Grassman(1973)研究发现,瑞典和丹麦之间的双边贸易,两国倾向于使用出口商所在的国家为计值货币,理论学家称这种现象为“Grassman”规则。McKinnon(1979)把产品可分为两大类贸易,比较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中的媒体货币选择之间的差异。在制成品贸易中发现,生产商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普遍以出口商的货币结算;而在初级产品市场因为这些产品是同质的,并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交易买卖倾向于使用低交易成本计价货币。认为选择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种类时,由于国际贸易合同有关费用降低成本是困难的,出口商比进口商更愿意出口国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而出口国的出口商品的国际化程度,差异化程度,出口商品的价格和出口需求等许多其他因素,这将直接影响到出口方面贸易谈判交涉和决定的能力。所以,在进出口贸易中,如果出口方比进口方占更多有利地位,就可以用本币计价避免汇率风险。McKinnon的主张被很多经济学家引用,也是后来许多贸易结算货币理论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Krugaman的市场参与者倾向于使用规模经济作为结算手段,两个的观点相同。在国际贸易中相对于货币的价值藏职能而言,货币的支付媒介职能和计价单位职能在国际货币使用中的居有更重要地位。国际货币使用中的惯性,是主导货币国际化的重大制约因素,而贸易伙伴间有关贸易结算货币之间的协定可以缓解这一制约。决定货币的支付媒介职能和计价单位职能使用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
(三)汇率对跨境贸易结算的影响
对于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学者们并不一致,国际或国内的,肯定、中性和否定的结论都存在,这当然是由于各种因素,如时间段和数据的不同引起的。所以尽管汇率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也不是决定性因素。
2.2国内相关研究
2.2.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
高玲(2009)出了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该国的国际地位,其次是在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信任程度,并从多个方面讨论了我国现在面临的宏观环境,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还表示,人民币在海外需求的逐渐增长,需求增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邻国地区旅游业对人民币的需求,第二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第三个是为了进行投资保值而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时构成对人民币的需求,第四个是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导致了对人民币的需求。文中还提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银行业的重要意义,由于银行业属于金融服务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算是给我国银行业的一项创新业务,为其带来业务种类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长点,还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李婧(2011)提出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一个短期的应对措施,它的目的不仅是保护企业实体,而且也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国际金融战略,而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运行面临着挑战,从制度层面上给出了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方法,要开放金融市场,提高银行业的服务能力,完善外汇市场,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同时要改善贸易结构,加强亚洲生产网络的建设,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定价能力。吴绍栋(2011)通过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总体研究,提出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现的新问题,一个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中进口企业与出口企业不对称的问题,进口企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明显要大于出口企业,一个是我国的外汇储备因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增长而变高了,其他的问题还包括汇率制度改革未达到想要的结果、人民币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存在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也不尽如意、我国企业属于低端的国际分工领域、出口产品被替代性大、加工贸易在整个贸易结算中比高以及我国企业在际贸易中只是被动地接受计价货币,没有自主的选择权。
2.2.2货市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
(一)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
陈雨露、边卫红(2003)在很早就在我国货币条件指数加入汇率因素,并且以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央行作为经验指示,指出开放型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认为包含汇率因素的货币状况指数可以增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同时也可以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并提出了货币政策在决策过程中汇率因素的重要性。向东(2004)指出,在开放经济中,汇率变动会对消费者的价格传递,通过改变相对价格效应来影响支出模式。支出转换效应的大小和机制,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制度选择等重要问题,作者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传统学派的基袖上,总结出在中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在汇率的支出转换效应方面的研究,并剖析了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对传统模型的改进。强永昌、吴競、陈爱讳、胡晓华(2004)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发现1990年至2001年间,中国的外贸出口额、进口额和实际汇率之间缺乏弹性关系,相关性比较弱,因此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来改善中国的贸易平衡是很难迖到理想的效果。
3理论分析..........15
3.1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理论..........15
3.1.1早期的出口所在国货币计价.......15
3.1.2中期的交易成本最小原则........15
3.1.3一般均衡分析.........15
4实证研究........20
4.1中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为人民币时的实证分析.........20
4.1.1变量的解释.......22
4.1.2各个经济变量的月度时序图和数据处理.......23
4.1.3平稳性检验......24
4.1.4协整检验、协整关系以及协整关系验证......24
4.1.5格兰杰因果检验........25
5政策建议......48
5.1实证研究的小结......48
5.2政策建议.....48
5.1.1加快我国汇率制度的建设适当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投放.....49
4实证研究
由于我们研究的是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关系,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2009年中国才开始在5个城市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工作,所以本文选取2009年7月到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模型分析,以中国对外贸易结算方式总额为研究对象(以下所涉及到的数据全部是月度数据,并且全是来自我国的数据,也就是研究对象是我国)。从两个结算方式来进行实证分析,一个方面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中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方式的总额;另一个方面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中以外币(也就是除人民币以外的其他的任何货币)为结算货币方式的总额。以下是全部的实证分析。
4.1中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为人民币时的实证分析
4.1.1变量的解释
实证分析中包含以下变量,下面一一解释计量模型中数据的来源以及变量的意义。(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全部都来自Eviews 6.0的结果)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经过国家允许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的结算,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可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相关结算服务。”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诲、东竟五个城市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年8月23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将跨境贸易的范围扩大到16个省。
我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选择人民币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是历史性的一步,从此各类学者纷纷研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本文为了研究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关系,选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为变量进行研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统计报告以及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初始数据,且经过笔者的整理和处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记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包括: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
5政策建议
5.1实证研究的小结
(一)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以及跨境贸易外币结算总额的影响系数绝对值分别为:20.752和0.925。人民币升值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对外币结算总额的影响。由脉冲响应函数最大的数值的绝对值分别是0.0016和0.0005。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影响要大于外币结算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影响。
(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以及对外币结算总额的影响分别为:9.558和0.726。广义货币供应量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影响远大于其对外币结算总额的影响。
(三)国内生产总值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以及跨境贸易外币结算总额的影响分别为:0.421和-0.248。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增加,而其增加对跨境贸易外币结算总额的影响为负效应。
(四)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增加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增加具有负效应,而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增加会跨境贸易外币结算总额的增加具有正效应,且影响系数分别为:-6.785和2.18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增加将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而跨境贸易外币结算总额的增加将会减少国内的通货膨胀。
(五)由方差分解可以看出:影响人民币结算总额的排名分别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人民币有效汇率和消费者物价指数。而跨境贸易外币结算总额受其自身影响最大,而其他四个变量对其的影响相当。
5.2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两组一系列的计量分析,对我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第一个方面是否该将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考虑进去,第二个方面货币政策又是怎祥影响跨境贸易结算方式的实证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了,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候,要把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考虑进去,同时还应注意各个经济变量对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的影响,使得我国金融的发展在稳重的环境中进行。下面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的一些具体的政策提出中肯的建议。
5.2.1加快我国汇率制度的建设
由本文的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分析可以看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人民币有效汇率是相互影响的,并且人民币有效汇率降低(即人民币升值)会更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的增加,这与实际情况是符合的,但是随着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应该尽快加快汇率制度的建设,才能在“不可能三角”中得到另外两个目标,才能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也可以防止国际的热钱涌入国内来影响人民币汇率,从而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 [1] 王琼,张悠.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基于国际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视角[J].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7)
- [2] 周先平. 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2(05)
- [3] 刘伟,张辉. 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研究进展及启示——当代西方经济学视角[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4] 蔡晓辉,李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 时代金融. 2011(30)
- [5] 李婧.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J]. 世界经济研究. 2011(02)
- [6] 张成思.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发展与现实选择[J]. 金融评论. 2011(01)
- [7] 董有德,王开. 国际贸易结算币种的选择——实证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研究. 2010(10)
- [8] 张成思.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新前沿——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视角下的理论述评[J]. 国际经济评论. 2010(05)
- [9] 杨恩.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来自1996~2009年的经验证据[J]. 金融评论. 2010(04)
- [10] 高玲.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当代经济. 2009(22)
本文编号:9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9579.html
下一篇:全流通环境下股权结构对股利支付行为影响的统计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