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日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摘要】:中国和日本同属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两个国家不仅在东亚地区有很重要的影响力,而且贸易上也是相互依赖。目前,世界正在向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迈进,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就是在这些前提条件下来分析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往来的特性—竞争性和互补性,这对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加强经贸合作以及促进中日两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篇文章先是介绍了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往来的整个过程,分析了中日双边贸易现状。然后参考了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的贸易特性的方案,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SITC Rev.4位分析法把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分为十类对两国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和贸易依存度均有所下降,但不能忽视日本在中国对外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两国的双边贸易结构分布以及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测算中,均表明中国和日本仍需加强双边贸易合作。总体而言,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都是在东盟市场和欧盟市场的竞争性较强,而在贸易伙伴大国——美国市场中的竞争并不激烈。对中日贸易分行业竞争情况进行测算后发现,中国和日本在不同类型产业具有不同的竞争能力。中国和日本在贸易上分别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通过互补达到互通有无,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两国的贸易往来的特点体现了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产业内贸易趋于高级化的特征。中日两国的对外贸易产业结构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之间的贸易多为以“垂直贸易”。最后,针对中日双边贸易展现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特征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日贸易 比较优势 竞争性 互补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绪论8-15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8
- 1.选题背景8
- 2.选题意义8
- (二)相关文献综述8-13
- 1.贸易竞争性的文献综述8-10
- 2.贸易互补性的文献综述10-13
-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13-14
- 1.研究方法13-14
- 2.主要内容14
- (四)主要创新之处14-15
- 二、中日双边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15-25
- (一)中日双边贸易发展历程15-18
- 1.艰难起步阶段15
- 2.快速发展阶段15-16
- 3.稳定推进阶段16
- 4.蓬勃发展阶段16-17
- 5.曲折发展阶段17-18
- (二)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18-25
- 1.中日进出口贸易规模波动明显18
- 2.中日出口贸易商品构成18-21
- 3.中日进口贸易商品构成21-22
- 4.中日贸易平衡变化22-23
- 5.中日贸易依存度变化23-25
- 三、中日双边贸易竞争性的定量分析25-32
- (一)贸易竞争性指标25-26
- 1.出口相似度指数25-26
-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26
- (二)贸易竞争性的定量分析26-29
- 1.基于出口相似度指数的测算26-28
- 2.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28-29
- (三)结果分析29-32
- 1.中国和日本在不同的市场中具有不同的竞争表现29-30
- 2.中国与日本最具竞争力产品分布有所区别30-31
- 3.结果分析31-32
- 四、中日双边贸易互补性的定量分析32-41
- (一)贸易互补性指标介绍32-34
- 1.贸易互补性指数32-33
- 2.贸易结合度指数33
- 3.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33-34
- 4.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B-L指数)34
- (二)贸易互补性的定量分析34-40
- 1.基于贸易互补性指数的测算34-35
- 2.基于贸易结合度指数的测算35-37
- 3.基于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的测算37-39
- 4.基于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L指数)的测算39-40
- (三)结果分析40-41
- 五、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41-43
- (一)结论41
- (二)促进中日双边贸易的对策建议41-43
- 参考文献43-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俊军;马喜燕;;标准对中日双边贸易规模的影响研究[J];亚太经济;2009年06期
2 张小萍;付文斌;;浅析近年中日双边贸易的变化及特征[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8期
3 邹学慧;;论进一步加强中日双边贸易的协调合作[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赵瑾;;浅析中日双边贸易现状及未来走势[J];经济师;2010年08期
5 田中景;高鹤;;中日双边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江汉论坛;2011年01期
6 陈继勇;王保双;;“购岛”事件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亚太经济;2013年04期
7 赵旭雯;;浅析中日双边贸易简史及发展对策[J];北方经贸;2013年07期
8 胡晓伟;浅析中日双边贸易[J];现代日本经济;1992年04期
9 赵晋平;体验互补——重新审视中日双边贸易的重要性[J];国际贸易;2001年08期
10 焦知岳;王蒙;;日本地震给中日双边贸易带来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岩;中日双边贸易今年将破2000亿美元[N];国际商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霁平;政冷之后 中日能否再现经热?[N];国际商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孙侃;中日经贸 互为赢家[N];国际商报;2003年
4 路虹;中日双边贸易透过危机看曙光[N];国际商报;2009年
5 早报记者 张飒;上月出口增速创七个月新高[N];东方早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杨舒;“购岛闹剧”导致日本“降级”[N];国际商报;2013年
7 记者 张慧敏;远低预期 11月出口增速仅2.9%[N];北京商报;2012年
8 记者 王晓然;日零售巨头欲减少两成自华进口[N];北京商报;2009年
9 记者 徐淼;经贸合作日本认为中国很重要[N];中国贸易报;2009年
10 郦宇霞;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N];消费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春水;中日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马喜燕;标准对中日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邓丽春;基于引力模型的中日双边贸易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4 黄粤;中日双边贸易边界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4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02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