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信用债收益率和物价指数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20:27

  本文关键词:信用债收益率和物价指数关系研究 出处:《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信用债 到期收益率 物价指数 误差修正模型


【摘要】:随着近年来各监管机构发债政策的松绑,我国信用债市场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一级市场发行量迅速增长,二级市场扩容,交投活跃,债市出现历史性牛市行情,信用债投资者热情高涨,投资机会增多,市场对于信用债的关注程度提高,对信用债的研究需求更加迫切。此外,在经济增长率中枢下行的"新常态"宏观背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经济大概率"L"型走势,这对整个债券市场形成利好支撑,但由于经济下行预期充分,经济增速下行对于信用债的利好影响在边际上下降;而"供给侧改革"对供给端的收缩导致了 PPI的抬升和通胀预期高企,同时PPI和CPI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价格信号错乱,市场对通胀的关注程度大幅提高,具体回答收益率和通胀之间是怎样的关系,CPI和PPI谁对债券市场的解释力更强,显得尤为必要。研究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和物价指数关系,对信用债投资的资产配置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债领域,鲜有针对信用债的研究,仅在研究固定收益市场风险或者收益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时有所提及,专门论述较少。所以研究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和物价指数关系有助于填补研究空白,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就研究问题而言,研究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和物价指数关系具体需要回答四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信用债收益率和物价指数的理论关系;第二,实证中信用债收益率和物价指数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三,实证中信用债收益率和物价指数的短期关系是怎样描述的;第四,信用债收益率和物价指数的短期关系在券种、期限和评级三个维度上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为了更清晰地研究,本文将信用债界定为企业债、公司债、短融中票和城投债;对于收益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到期收益率,即信用债各券种的到期收益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无疑是观察债券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物价指数,本文采用通用做法,将研究对象界定为PPI和CPI。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方面,本文推导了通胀率和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关系的理论模型,总结出由通货膨胀到预期收益率,再到债券价格,进而影响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传导机制,说明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和物价指数的理论关系;实证分析方面,本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是这一有力的分析工具。误差修正模型不仅能反应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也能表示出短期波动的关系。为建立修正误差模型,本文建立了包括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的完整实证步骤,以求将实证分析做到科学有效。总结实证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多数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和物价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对于长期信用债而言,这种长期均衡关系较弱;第二,总结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和物价指数的短期关系可以发现,部分信用债到期收益率的短期波动不依赖于物价指数的短期波动,更多的与自身的上一期有关,反应自身的波动规律;第三,到期收益率对价格指数的弹性存在如下规律:随期限延长而减小,随等级的下降而减小,在券种间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公司债的弹性系数要明显大于其他券种;第四,CPI比PPI对信用债到期收益率的解释力更强。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创新在于:第一,选题具有一定新意,填补研究空白,满足实践需要;第二,数据选取具有一定新意,从三个维度筛选数据指标,力求体现信用债收益率的特点和全貌。第三,实证模型解释力强,实证设计科学完整;第四,研究得出的结论具体,而且对投资有实际参考意义。同时本文也存在不足,理论分析部分有待进一步的解释和挖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51;F7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志国;耿迎涛;覃朝晖;;中国市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特征研究[J];统计研究;2016年01期

2 李雪;;基于宏观经济周期的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S1期

3 王晓芳;郑斌;;期限溢价、超额收益与宏观风险不确定性——基于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4 陈浪南;郑衡亮;;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5年04期

5 刘少英;;产业类与平台类企业债券收益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新金融;2015年01期

6 曾耿明;牛霖琳;;中国实际利率与通胀预期的期限结构——基于无套利宏观金融模型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3年01期

7 王川;;关于无风险利率的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2012年10期

8 陆珂;;中国固定收益证券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关系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1年52期

9 蔡建波;王延章;张茂军;;宏观经济因素对国债收益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10 罗寅;刘锡标;;我国国债市场的有效性及投资价值研究[J];企业经济;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1351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351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