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进出口额的不断攀升以及贸易大国地位的稳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趋势日益明显。然而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本文将在叙述我国国际贸易融资被给予的重视度不够、商业银行过于偏向传统业务的沿袭、风险管理有缺漏等困境的基础上,从人员综合素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法律环境等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金融立法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的不断攀升,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越来越受到贸易双方和商业银行的青睐,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国际进出口贸易之中,大部分国际性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成熟并被作为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近五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得很快,现在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六大交易货币,有许多的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些都为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我国此类业务开始较晚,在业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贸易商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度,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的流程亟待被完善。
一、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历史却仅有三十年左右,国际贸易融资体系并不健全,有许多方面亟需完善和提高。
1、缺乏重要性认知,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相比于传统的国内业务而言,在所有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小,同时由于开展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业务人员对操作流程还比较生疏,尤其是在应对一些新兴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尤为突出。对于一个不熟悉的业务,多数商业银行并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操作方面,目前在此领域缺乏综合的业务能手。一方面,一些银行管理层的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知识体系和操作流程都不能通晓,很难为下属员工提供高效的培训和指导,由此就会造成对员工疏于管理的局面,进而导致员工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际运用时专业度不够。另一方面,虽然国际业务不断增多,但其带来的业务收入仍不足以与其他国内业务相比肩,因此商业银行不希望动用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发展国际业务,致使外币业务发展程度远不如本币业务,专门从事融资业务的操作人员严重缺乏。除此之外,相关从业人员仍未意识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蓬勃发展在银行整体资本结构的优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们对于此项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就不可能实现大幅度的提升。
2、传统融资占主导,创新融资被冷落
商业银行太过重视传统业务的沿袭。由于信用证安全可靠,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商大多数选择此种结算方式。因此,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大都是围绕信用证的各个环节展开的,自然商业银行以信用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也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信用证使用的比重逐步下降,由原来的8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不足20%。因此,各个商业银行现在都在大力发展融资创新。然而,新型业务虽得到了开发,但是却没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更没得到全面的推广。目前大部分的业务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如进口押汇、开证授信额度、票据贴现等等。这些传统的融资方式操作程序简单,而像福费廷、结构贸易融资等方式相对复杂,同时国内了解这部分业务的客户群也较少,这些都阻碍了创新融资产品在我国的推广。
3、信息获取不对称,风险管理有缺漏
由于我国银行系统规定必须层层报告,因此在传达消息的时候难免会有时滞。时滞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往往进行直接管理的人员不能有效控制风险。除此之外,银行在审核客户的资信状况时还存在漏洞。银行对一些特定的客户采取放松管理的方式,在没有详查相应的融资资信的情况下,盲目擅自授信的行为加大了银行自身的潜在风险。同时,随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业务对象由最初的以大型企业为主导转变至大力开发供应链中的中小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的资信状况整体上要低于大型企业,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中存在着很多不守信用的现象,加之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一些缺漏,导致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增大,从而不利于银行资金流的循环。商业银行帮助企业融资,却造成大量不能收回的坏账,既费时又费力,还影响银行的社会信用。
二、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1、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有待加强
国际贸易融资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流程很熟悉,为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业人员在财务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若风险意识不足,就不能准确地了解进出口企业的资信情况,也就无法对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的把控。若综合能力的缺乏,就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变化,也就无法判断进出口市场的行情。另外,商业银行在做岗位培训时往往看重的是实战营销的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培养。其实,银行中的风险往往是由于员工的操作不当或者故意勾结造成的。员工对工作的懈怠很可能导致对相应职责的放松,使工作内容的操作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2、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整个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管理,协调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及各分行之间进行高效配合。由于我国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开始较晚,且从事的时间不长,因此还未形成先进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必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化,同时其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长和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银行如何在把握机遇,扩大国际贸易融资,最大限度获取融资效益和中间业务的收益的同时,又能有效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3、法律环境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良好健康地运行必须要依靠法律保障,要求法律能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整个过程中各种环节权利与责任的划分予以明确界定。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有些国际贸易融资常用的术语和做法在我国的法律上并没有相应的规范。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大大增加。业务中涉及到的某些融资行为,虽然在国际惯例中能够找到相关的解释,但是否真正适合我国的业务发展,仍有待商榷。
三、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对策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成熟,为缓解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各相关方都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作出调整和完善。商业银行要增强自身的硬件和软实力,完善内控体系。相关金融监管机构也应当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行严格的监管,,并逐步完善金融立法。具体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融资重视度,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1)重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尚未成为主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业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很重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有些银行甚至在海外设立专门处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分行。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银行,必须要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予以重视,使其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业务之一。
(2)全面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和素养。银行和一些其他提供国际贸易融资的机构是直接面向贸易商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赢得贸易商信任和获得银行利润。随着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丰富,业务的操作量和操作的多样性必然会增加,从而对知识面和技术性的要求自然会提高,全面提高员工的业务工作能力和素养可以大大提升服务的质量,有利于银行对外形象的提升。各从业人员不仅要对产品本身有详细的认知和把握,而且要有对产品相关信息如外部环境、法律法规政策、行业分析等的获取能力。除此之外,在有效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其对员工进行更高效的管理。
2、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
(1)完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商业银行要完善内部的稽核管理机制,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人员的内部控制,确定合理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职责。随着网络在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确保商业银行内部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网络安全尤为重要,要做到随时监控、随时排查、随时防范。一些内控制度的不规范往往会引起巨大的风险,所以建议银行避免采用风险均分的管理制度,而采用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方法,这样就可以避免在风险发生后对相关责任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
(2)规范国际贸易融资审批流程。国际贸易融资属于信贷管理的范畴,实行规范的授信审批流程,有助于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发生,从而推进整个融资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正式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前,银行应该在业务系统中详细查询客户业务的往来信息,仔细分析进出口商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发展背景,还要详细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水平,以及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等。这一系列的调查有助于银行获得优质的客户,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机率。同时,规范的审批流程可以提高业务操作的完成效率,保证业务完成的质量。
3、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
(1)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中央银行、财政、审计等监管当局应该从多方面协调和约束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的行为,要求和提醒商业银行在规范自身管理、加强内部监管的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予以审查。由于我国尚处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初期,各项监管制度仍有待完善,因此,在初期通过严格的金融监管来促进商业银行形成端正的行为意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2)加快完善金融立法。我国需尽快建立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为商业银行积极对待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国际贸易融资可能存在的风险提供法律保障。相关立法人员可结合业务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目前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尽快完善相关法律的制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我国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制定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方案,依靠法律来为其业务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四、结语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应用和发展必然有着良好的前景。作为贸易大国,我国要从提高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规范业务操作,完善相关金融立法等方面大力推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健康发展。
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来自外界的威胁。随着我国近几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少了很多局限和阻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外资银行有着较长时间的业务实践经验。相比于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一方面,外资银行已经研发出了更多的较为成熟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另一方面,外资银行有着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业务经历丰富的操作人员。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也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牢固的群众基础;与很多本土贸易商有着长期的业务往来关系。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稳固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快速地研发出更加本土化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更好地招揽新客户,开发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Weiss,Judith. Disclosures about the Credit Quality of Financing Receivables and the Allowance for Credit Losses[J].GAAP Update Service,2010(10).
[2] 程祖伟、韩玉军:国际贸易结算与信贷[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3] 侯敏:浅析结构性国际贸易融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时代经贸,2007(3).
[4] 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11).
[5] 孙海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现状及发展策略选择[D].安徽大学,2007.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9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4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