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场景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22:55
【摘要】:场景型商业模式在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许多创新型企业和传统行业领域内的龙头企业都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场景化创新。例如,大型商超的零售企业永辉推出了绿标 超级物种‖,让顾客参与从生鲜的购买到最终餐桌上的食物整个过程;位于日本东京的一家著名书店 茑屋‖,其店内的装修风格跟居家一般,在对应的图书类型旁边放置了与之相关联的CD\DVD等娱乐影像产品,以及星巴克咖啡饮品,定期组织书友举行读书会、交流会、演奏会等。这样的商业模式即场景型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基于产品或服务,嵌入顾客的生活场景;第二,强调顾客的体验性需求,具有社群生态的经济效应;第三,把顾客纳入价值创造主体的范畴,从价值消耗者的角色转变到价值创造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第四,具有平台的连接属性,导致企业的边界模糊,产生跨界。本文在观测了诸多这样的商业模式后发现,这些企业所做的商业应用对于场景实践不同的表现形式背后,存在着某种微观要素的共性。例如,这种场景化转变都是源于其营销策略不再仅限于消费者痛点,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而是基于对消费者的充分了解,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去深刻洞察用户消费、出行以及生活等行为方式的变化后,深刻认识到消费升级的脉络,进而促进和革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用一种契合的形式提供给特定的用户。因此,本文以期从学术理论的角度提炼出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和属性特征,旨在弄清这些属性的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希望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场景构建有所帮助。首先,全文的研究思路为:商业实例观测→识别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机理→提炼场景型商业模式构成维度→解析属性特征→确定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结论。即本文通过商业实例的观察总结出了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主要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主体、价值创造过程、关键资源、核心能力这五个方面,从这五个维度识别了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机理。在基于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上,进一步提炼出其属性特征,分别是产品体验性、平台连接性和社群生态性,将以上三个属性特征作为场景型商业模式的自变量,探究其对价值共创的作用路径。最后,结合现有的理论文献和研究基础,将企业价值、顾客价值、伙伴价值作为价值共创的因变量,总计共6个观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创新的使用中国独角兽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模型检验后根据其显著性进行一定的修正,最终得到结论与管理启示。研究表明,场景型商业模式的产品体验属性、平台连接属性和社群生态属性均正向影响价值共创,细分为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创造、正向影响顾客价值创造、正向影响伙伴价值创造。研究结论引导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时考虑构建以上特征属性,从而对价值创造产生积极的作用,以期在商业实践中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企业进行场景化的商业模式创新。
【图文】:

技术路线图,商业模式,场景,假设命题


基于前文的研究基础,将产品体验性、平台连接性、社群生态性和价值创企业价值、顾客价值、伙伴价值)作为变量,设计调查问卷与测量题目,选国独角兽企业为样本,对前文提出的三个假设命题,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实验结果反馈修正模型,最终演绎场景型商业模式的特征属性对价值共创的作理与关系路径。第五部分,场景型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共创的路径。这一部分主要是在完成了的研究工作后进行理论的梳理与总结,并结合商业实际提出管理启示,以期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企图进行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的企业提供设计和构建场思路。第六部分,结论。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研究内容和写作工作的概括总结,,出研究展望与研究不足。综上所述,本文一共包含绪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场景型商业模式的价因与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场景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作用关系证检验、创新路径以及结论六个主体部分共计五个章节。因此,本文研究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商业模式,场景,维度,硕士学位论文


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Figure3.1:Thedimensionofthescene-basedBM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保亮;;商业模式、创新双元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11期

2 江积海;;商业模式是“新瓶装旧酒”吗?——学术争议、主导逻辑及理论基础[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年02期

3 郑悦;;企业2.0:需求驱动落地[J];IT经理世界;2015年Z1期

4 赵黎明;孙健慧;;基于产品视角的消费电子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11期

5 江积海;刘敏;;动态能力重构及其与竞争优势关系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4年08期

6 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年11期

7 黄南霞;谢辉;王学东;;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协同创新平台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3年10期

8 江若尘;徐冬莉;;虚拟品牌社区公民行为概念界定与量表开发[J];软科学;2012年10期

9 陈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1期

10 王琴;;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621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21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