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12:11
【摘要】:2005年7月,央行汇改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加富有弹性,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国内物价产生了一些影响。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其负面影响传至我国,致使人民币汇率在2009年初出现贬值,而国内经济出现了滑坡状态。危机过后,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快速提升。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后汇率在短期内出现了贬值状况。而汇率对国内物价传递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焦点之一。在当今经济开放条件下,汇率作为重要的价格机制,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具有传递性。因此,为保持物价合理的波动,研究汇率对物价传递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本文对汇率的不完全传递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述总结,并对有关研究成果概括归纳。其次,对汇率、物价及汇率传递概念进行了解释。然后,对汇率与国内物价指数走势进行分析,接着对汇率对物价的传导路径进行探究。随后,就是通过VAR模型和协整检验,对本文进行实证检验。鉴于很多学者做此研究时选取的物价指标较为单一,且尚未对国内物价指数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了国内物价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工业品出厂物价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研究期间均为2005年7月至2017年6月。通过检验发现:第一,协整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是不完全,并且传递效应较小。同时,协整结果还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工业品出厂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传递系数均小于1,且分别为-0.379952、-0.337271和-0.149921,由此可以说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这三种物价指数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且传递效应是较小的。第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不同的物价指数传递均为负向传递,且传递效应有所差异。第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工业品出厂物价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有一定的传递效应;而且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工业品出厂物价指数的贡献度大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贡献度。政策建议:第一,进行汇率改革,并适当提高汇率的弹性。央行需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促进汇率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真正成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同时,适度调整汇率浮动的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第二,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保持国内物价合理的波动。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内物价会走低。因此,在国内物价持续上涨的形势下,可以适度的让人民币汇率升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物价快速上涨,保持国内物价合理上升,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第三,适时调控货币供给量,在合理范围内调整国内物价水平。我国政府合理调整货币供给,保持物价在合理的区间内变动,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对这个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加大对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力度,制作出一套衡量与测算汇率传递效应的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6;F7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e,

本文编号:2650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50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7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