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空间视角下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TFP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4:29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应对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但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对推动产业高速发展,向创新活跃的经济迈进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产业发展水平的体现,牵动着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TFP,需要充分把握其发展规律及提升机制。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TFP的空间溢出以及在不同集聚阶段的影响,能够辨明其发展机制,明确产业集聚在其发展中的地位,为产业政策的准确实施提供政策依据,是寻求又一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基于文献梳理了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TFP的作用机制,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基于研究背景反映现实问题,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提炼研究目的并提出研究方法。然后理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集聚以及二者协同集聚对TFP的作用机制。最后使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一部分实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现状分析,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TFP进行了核密度估计,得到TFP的动态演变特征,然后通过构造地区综合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使用泰尔指数验证TFP的地区差异性;第二部分实证首先借助探索性空间技术(ESDA)探索生产性服务业TFP的空间关联格局和分布模式,证实TFP的空间相关性,然后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产业集聚对TFP的空间溢出以及随时间演变的不同影响,其次利用分位数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TFP存在区域差异性,TFP因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而出现差异化发展。应鼓励产业协同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2)生产性服务业TFP存在空间相关性,地理距离相近、经济发展相似的地区TFP发展关联性强。应鼓励区域交流合作,推动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3)产业集聚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TFP的影响存在阶段性规律,集聚的早期阶段拥塞效应占主导地位,到达某一阶段后集聚效应占主导地位。产业协同集聚能促进TFP提升。应营造良好的产业集聚环境,推进产业集聚的集约化、规范化发展。(4)产业集聚的早期阶段,其对生产性服务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随着集聚程度的加深,产生的“挤出效应”阻碍其他省份TFP的提升。地区在制定产业、区域发展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地区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特征,最大化激发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生产性服务业,基尼系数,空间,区位商


图 3-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 2005—2015 年空间基尼系数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省集聚情况,使用 STATA14 计算得到我国 2005省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指数(表 3-1)。总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产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平;褚淑贞;;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30期

2 舒波;曹e

本文编号:2681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81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