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对我国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03:55
【摘要】: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顽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很大冲击。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改变了过去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伴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很多工业企业出口订单下降、库存增加,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一些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行业,更是面临着全行业的亏损、倒闭,产能过剩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发生原因来看,本轮产能过剩不单纯是市场失灵或体制机制因素造成的,周期性经济波动是引发本轮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2002年以后中国出口贸易比重不断提高,2002年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为22.1%,到2007年提高到34.6%,2007年我国进口额73296万元,出口额为93627万,贸易顺差为20330万。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出口贸易出现拐点,2009年时我国贸易逆差为13411万,出口所占比重也不断下降,2015年只占20.5%,出口甚至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短腿,出口市场的不景气直接推动了产能过剩的加剧。本文从生产能力的角度,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根据国际一般标准,产能利用率低于80%即出现了产能过剩,测算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省份产能利用率低于80%,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从地区差异来看,我国产能利用率存在明显的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产能利用率较高,普遍在85%以上,而中西部地区产能利用率较低,中部省份产能利用率主要集中在60%-80%之间,大多数西部省份产能利用率低于60%,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出口贸易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入手,引入出口比重作为解释变量,科研经费投入比重、政府干预程度、资本形成额比重和所有制结构四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构建相应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出口贸易比重对产能利用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科技水平和资本比重对产能利用率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政府行为会降低产能利用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检验显示,通过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通过扩大出口比重的方式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要明显好于东部地区。本文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当前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出口效益,减少政府行为的干预并大力提高科技水平;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扩大开放水平,提高出口贸易比重,东部地区发挥相对较好的科技水平和区位优势,将出口贸易重点应该放在优化贸易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上来。
【图文】:
图 1 出口额占 GDP 比重和净出口贡献率从图 1 所描述的变化趋势上可以直观的看到两者的相互关系,在进口不大的情况下,出口贸易占比越高则意味着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越大口贸易在近十几年中经历了由告诉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阶段,而 2009 变动则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可能脱离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出口贸易接推动了国内产能过剩的蔓延,也进一步影响着不同地区产能利用率变化。.2 我国出口贸易的地区差异国省份众多,地理环境和文化风俗各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遍关注的重点。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的不同省份、不同区域之间同大差别,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方式、出口贸易结构和出口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不同省份、区域之间产能利用率的差异找到现。.2.1 出口规模的区域差异
4.3 我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出口贸易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面内产能过剩问题加剧,如何使过剩产能加快出口,扩大外需是面临的重要任务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与落后国家的经济,实现共同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我们通过对外贸易化解产能过剩,更好现产能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缺乏重要工业产品、金融资本和技术条件,中国充足、产能丰富、具有很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联互通,通过与沿线国家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等各领域的合作,既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又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国内企业“去”提供了重要机遇。2008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为 3324.美元,占中国对外出口比重 23.1%,到 2014 年,,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额为 112美元,是 2008 年 3.37 倍,占中国对外贸易 27.2%,“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外贸易中越来越重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情况见图 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62
本文编号:2684666
【图文】:
图 1 出口额占 GDP 比重和净出口贡献率从图 1 所描述的变化趋势上可以直观的看到两者的相互关系,在进口不大的情况下,出口贸易占比越高则意味着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越大口贸易在近十几年中经历了由告诉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阶段,而 2009 变动则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可能脱离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出口贸易接推动了国内产能过剩的蔓延,也进一步影响着不同地区产能利用率变化。.2 我国出口贸易的地区差异国省份众多,地理环境和文化风俗各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遍关注的重点。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的不同省份、不同区域之间同大差别,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方式、出口贸易结构和出口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不同省份、区域之间产能利用率的差异找到现。.2.1 出口规模的区域差异
4.3 我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出口贸易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面内产能过剩问题加剧,如何使过剩产能加快出口,扩大外需是面临的重要任务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与落后国家的经济,实现共同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我们通过对外贸易化解产能过剩,更好现产能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缺乏重要工业产品、金融资本和技术条件,中国充足、产能丰富、具有很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联互通,通过与沿线国家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等各领域的合作,既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又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国内企业“去”提供了重要机遇。2008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为 3324.美元,占中国对外出口比重 23.1%,到 2014 年,,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额为 112美元,是 2008 年 3.37 倍,占中国对外贸易 27.2%,“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外贸易中越来越重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情况见图 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振兵;张诚;;中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2 杨振兵;;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分割与产能过剩治理[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11期
3 程俊杰;刘志彪;;产能过剩、要素扭曲与经济波动——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2015年11期
4 卓丽洪;贺俊;黄阳华;;“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外产能合作新格局研究[J];东岳论丛;2015年10期
5 程俊杰;;中国转型时期产业政策与产能过剩——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5年08期
6 徐朝阳;周念利;;市场结构内生变迁与产能过剩治理[J];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7 陈建奇;;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赶超经济体的经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6期
8 王文甫;明娟;岳超云;;企业规模、地方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J];管理世界;2014年10期
9 李正旺;周靖;;产能过剩的形成与化解:自财税政策观察[J];改革;2014年05期
10 钟春平;潘黎;;“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J];经济学动态;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日旭;我国产能过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8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