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8 23:23
【摘要】: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包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该战略的旨在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及区域的合作往来,是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点战略,是促进欧亚国家共同繁荣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一经提出,就得到全国人民强烈的讨论和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回应。该战略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其核心是促进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应该把建设的重点和基础放在贸易畅通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一带一路”贸易道路的打通和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乘数效应将促进交易效率的提高,各国经济将会快速增长。为此,我国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寄予相当高的期望,积极推进开展签订一系列贸易合作协定,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扫除贸易发展障碍,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铺平道路。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状况如何?影响双方双边贸易的因素又有哪些?影响程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必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发展。为此,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将“一带一路”64个国家分成了六大本版块,并对中国与六大板块的贸易现状、贸易关系、贸易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从2001-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板块的贸易成交量不断攀升,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通过考察贸易结合度指数(TII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HM指数具体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和贸易特点。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合度越来越紧密,出口贸易既有互补也有竞争,并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征。此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出口侧重各有不同,彼此之间既有互补也有竞争。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出发,利用进出口需求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影响因素对中国与六大板块的进出口贸易影响作用相同,但影响程度不同,中国的GDP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实力越强的国家,市场规模越大,生产能力越强,即存在显著的母国效应。地理距离成为阻碍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中东欧,西亚、中东板块的负向作用影响十分显著。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口、进口的影响不同,对出口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而对进口则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制度距离和相邻效应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它们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起着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贸易便利化条件的参数估计值为正,对双方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贸易便利化条件不高,对其进出口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图文】:
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近 20 年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与传统发达家的贸易联系减弱的同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则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囊括了绝大部分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此“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开辟贸易新市场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除了受到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外,2001 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进出口总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从 2001 年的755.19 亿美元增长至 47169.56 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从 2001 年的 4491.55 亿美元长至 35232.646 亿美元。整体上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持续增长并且未来发展前景向好。3.1 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板块的贸易发展
从进口图 3.2 来看,,2001-2010 年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进口增长率波动非常,尤其是 2004-2006 年间,进口增长率大幅增长,2005 年进口增长率为 3.43期间正是中国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国内需求量大,进口量不断长。 2011-2016 年中国与中东欧的进口增长率曲线比较平坦,平均进口增长率 0.08,这说明中国从中东欧板块的进口量缓慢增加。中国与其他 5 个板块的进增长率曲线相对比较平坦,其中对中亚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2.09% ,进口长速度最快。2001-2011 年中国从南亚的平均进口增长率为 29.88%,说明中国从南亚地区的进口量逐年增加,但 2012-2016 年间,进口增长率均为负数,中从南亚的进口量不断减少。 中国从东南亚进口增长率曲线比较平坦,中国从南亚地区的进口量稳步增长,且进口总额规模最大,2016 年达到 19630740 万图 3.2 2001——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板块的进口增长率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7
本文编号:2685995
【图文】:
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近 20 年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与传统发达家的贸易联系减弱的同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则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囊括了绝大部分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此“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开辟贸易新市场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除了受到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外,2001 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进出口总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从 2001 年的755.19 亿美元增长至 47169.56 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从 2001 年的 4491.55 亿美元长至 35232.646 亿美元。整体上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持续增长并且未来发展前景向好。3.1 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板块的贸易发展
从进口图 3.2 来看,,2001-2010 年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进口增长率波动非常,尤其是 2004-2006 年间,进口增长率大幅增长,2005 年进口增长率为 3.43期间正是中国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国内需求量大,进口量不断长。 2011-2016 年中国与中东欧的进口增长率曲线比较平坦,平均进口增长率 0.08,这说明中国从中东欧板块的进口量缓慢增加。中国与其他 5 个板块的进增长率曲线相对比较平坦,其中对中亚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2.09% ,进口长速度最快。2001-2011 年中国从南亚的平均进口增长率为 29.88%,说明中国从南亚地区的进口量逐年增加,但 2012-2016 年间,进口增长率均为负数,中从南亚的进口量不断减少。 中国从东南亚进口增长率曲线比较平坦,中国从南亚地区的进口量稳步增长,且进口总额规模最大,2016 年达到 19630740 万图 3.2 2001——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板块的进口增长率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唐志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2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3 张晓静;李梁;;“一带一路”与中国出口贸易:基于贸易便利化视角[J];亚太经济;2015年03期
本文编号:2685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8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