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云南省养老产业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07:03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老龄化方面,老龄化程度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老龄人口绝对数却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和地区。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经济结构的转变就是其中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主张从有效供给出发,以创新的方式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用改革的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让有效供给适应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以创新供给来带动消费需求。在我国养老是我们讨论了很久的话题,但是将养老作为一个产业进行发展却是一个新话题。养老产业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过程中产生的,其核心是从物质和精神上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进行服务。就产业性质来说,养老产业是一个具有福利性和市场性双重性质的综合性产业体系,政府的主导性强。人口老龄化是云南省现存的客观事实,同时具有未富先老、顶部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特征。本文用指数平滑法对云南省的人口以及老龄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两者都呈上升趋势,并且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不仅改变了人口结构,也使人口老龄化向高龄化发展。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随着总体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加上家庭结构的改变,老年人固有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些现状都使养老产业化成为解决中国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养老产业的供需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按照现行的力度对养老产业进行供给,不仅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需求,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养老产业的需求规模和养老机构床位数进行预测,旨在说明今后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需要多大数量的供给能满足需求。接下来,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分析了云南省养老产业存在供需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养老法律保障制度供给滞后、机构养老的供给水平不高,专业护理人员供给缺口大等问题。文章还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厦门市的养老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我省养老产业的发展思路。文章的最后,依托大健康产业的政策支持,做大做强养老产业,不仅可以解决云南省省内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还可以吸引外来老年人到云南省养老,将云南省发展成为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目的地,拉动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将养老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
【学位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19;D669.6
【部分图文】:

体系结构图,体系结构,养老服务,老年人


图 2.1 养老机构体系结构在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给出答案。关于这方面的探索,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例如美国。美国养老产业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时,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在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挑战面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明确自己的责任。具体来说就是谁来提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以什么方式提供,今后产业发展模式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共同得到解决,单方面强调提供主体或者供给模式不能彻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调动各方优势,充分了解个体需求,加强创新,提高供给效率,尽可能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在新的大环境下,大众的老龄意识有所加强,加之政府的强力支持,政策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政策,为我国老年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如何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养老服务产业;如何引导老年

老龄人口,云南省,变化趋势


图 3.1 云南省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变化趋势 2008--2016二、云南省人口老龄化特征1、地区和城乡差异在人口老龄化演变过程中同样存在,并且城镇老龄化程快于乡村。地区差异方面,省内 16 个州市老龄化进程不一致。2010 年“六数据显示老龄化系数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有昆明、大理、玉溪、楚雄、保山以及江等 6 个地区,玉溪市老龄化程度最高,占比为 8.78%;怒江州的老龄化系数低,在 6%左右,尚未步入老龄化社会。城乡差异方面,从 2000 年至 2010 年据表明,城镇老龄人数所占比重从 21.32%提高到了 32.64%,人口总数翻了一同一时期乡村老龄人数所占比重由 78.69%减少到 67.36%,人口绝对数量仅上了 16%,城镇老龄化进程快于乡村。2、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有着向“顶部老龄发展的趋势。数据显示,2002 年之后,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1986 年所统

散点图,总人口数,云南省,人口数


云南省总人口及老龄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实证分析表3.2 云南省总人口数 1993-2016 单位:万人时间 人口数 时间 人口数 时间 人口数1993 3885.2 2001 4287.4 2009 45711994 3939.2 2002 4333.1 2010 4601.61995 3989.6 2003 4375.6 2011 46311996 4041.5 2004 4415.2 2012 46591997 4094 2005 4450.4 2013 4686.61998 4143.8 2006 4483 2014 4713.91999 4192.4 2007 4514 2015 4741.82000 4240.8 2008 4543 2016 47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玲;;农村教师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年12期

2 孙洁;张宇璐;;金融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8年23期

3 永嘉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课题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永嘉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期

4 包家官;;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8年09期

5 张婷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年07期

6 邓莹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株洲经验、困惑和深推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8年07期

7 陈东灵;;我国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分析[J];中国茶叶加工;2018年02期

8 陈新慧;陈林顺;;关于推进太原市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J];今日畜牧兽医;2018年08期

9 符桂华;彭爱立;袁正伟;何英才;李世均;;桃源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08期

10 张晓婧;乔光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内蒙古玉米生产变化及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琪;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2 黄橙;供给侧改革下“降成本”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3 杜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公司价值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年

4 桂金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企业减税降负研究[D];集美大学;2018年

5 吴海燕;深圳市住房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6 何兆铭;基于供给侧改革思路下企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7 陈点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云南省养老产业的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年

8 杨家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延安煤炭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9 赵若晶;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就业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年

10 李文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9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49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