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效率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01:27
伴随全球经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迅速,正逐渐变成经济増长的主要源泉和产业竞争的关键,对我国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伴随着服务产业内部结构的分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凭借现代信息和科技手段的发展逐步壮大,研究和优化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效率问题,依靠效率来寻求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措施,既是突破我国产业的发展“瓶预”的主要方式,同时还为进一步促使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渠道优化的必要措施。论文将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分析目标,研究产业集聚角度下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效率情况。本文结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以及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现实情况,揭示了产业集聚之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效率的影响路径,将产业集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效率影响的作用模型视为全文的重要理论基础。基于2004-2014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我们采用区位商指数来衡量产业集聚的指标,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计算了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进步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比分析了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同细分产业的集聚和效率的差异状况,并运用σ收敛性和β收敛性分析法,研究了效率有所差距的各产业间的敛散性趋势。据此建立Tobit模型,具体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实证检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研究的主要发现:(1)我国KIBS集聚发展速度逐步稳健提升,规模日益壮大,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产业集聚情况。(2)总体来看,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均为影响我国KIBS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来源。(3)2004-2014年,我国KIBS总体和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上下波动,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趋势;我国KIBS总体效率存在绝对和条件β收敛趋势。(4)KIBS存在显著的集聚经济效应,多样化集聚是我国KIBS效率增进的主要动力,而专业化集聚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效率的影响效应表现出了差异性。
【学位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19
【部分图文】:
图 5.1 URB 与 TFP 的散点图 图 5.2 CLQ 与 TFP 的散点图注:由作者整理所得。图 5.1 为 2004-2014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城市专业化集聚经济变量 UR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散点图,图 5.2 则为 2004-2014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地方专业化集聚经济变量 CLQ 同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关联,专业化集聚和地方化集聚水平越高,知
图 5.1 URB 与 TFP 的散点图 图 5.2 CLQ 与 TFP 的散点图注:由作者整理所得。图 5.1 为 2004-2014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城市专业化集聚经济变量 UR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散点图,图 5.2 则为 2004-2014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地方专业化集聚经济变量 CLQ 同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关联,专业化集聚和地方化集聚水平越高,知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4811
【学位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19
【部分图文】:
图 5.1 URB 与 TFP 的散点图 图 5.2 CLQ 与 TFP 的散点图注:由作者整理所得。图 5.1 为 2004-2014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城市专业化集聚经济变量 UR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散点图,图 5.2 则为 2004-2014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地方专业化集聚经济变量 CLQ 同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关联,专业化集聚和地方化集聚水平越高,知
图 5.1 URB 与 TFP 的散点图 图 5.2 CLQ 与 TFP 的散点图注:由作者整理所得。图 5.1 为 2004-2014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城市专业化集聚经济变量 UR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散点图,图 5.2 则为 2004-2014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地方专业化集聚经济变量 CLQ 同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关联,专业化集聚和地方化集聚水平越高,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秀峰;康晓琴;;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9期
2 张公嵬;陈翔;李赞;;FDI、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制造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3年09期
3 周文博;樊秀峰;韩亚峰;;服务业地理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15期
4 孙浦阳;韩帅;许启钦;;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J];世界经济;2013年03期
5 王丽丽;;集聚、贸易开放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的门槛效应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6 原毅军;宋洋;;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7 李胜会;李红锦;;产业集聚规模效应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05期
8 李非;蒋亚杰;;台湾生产者服务业区位分布影响因素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陈柳;;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10 梁琦;黄利春;;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J];经济前沿;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2864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6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