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7:31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内容,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的关键,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推动四川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现状和现有内、外部激励机制基础上,优化了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激励机制,提出了完善联盟项目立项制度,强化联盟项目实施管理,保证项目验收规范合理和及时发放项目单位的绩效奖励等具体激励措施,以及联盟应建立良好的联盟沟通交流体系,建立高素质的联盟管理队伍,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政策,加强联盟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联盟工作氛围等保障措施,并建议政府部门用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指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方向,加强联盟主体和市场培育,制定有针对的扶持政策支持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力求通过内部激励机制优化解决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位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719;F272.92
【部分图文】:

四川科技,营业收入,服务业


2 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概述川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2014 年起,四川省统计局开始发布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2015 年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 3150 亿元,比 2014 年增长 15%。2016 年,营业 3450 亿元,比 2015 年增长 9.5%。2017 营业收入达到 3760 亿元,比 2约 9%(相关数据来自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网上相关新闻报道,下同)。从 2015 年以来科技服务业统计数据看,四务业以年均 10%左右的增长速度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变化情况图,服务收入,比重,变化情况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服务业收入占全省比重达 74.5%,绵阳市占全省的 3.6%,德阳市占全省2017 年成都经济区在全省的占比相较于 2015 年提高了 4.2 个百分点,阳在全省的占比有所提升,其他市州的占比均不到全省的 2%。川南经5 年收入占全省比重 7.3%,川东北经济区 2015 年收入占全省比重 6.4济区 2015 年收入占全省比重 3%,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2015 年收入占全.2%。到 2017 年,川南经济区收入占全省比重下降到 5.5%,川东北经济全省比重下降到 5.2%,攀西经济区收入占全省比重下降到 2.3%,川西济区收入占全省已经不足 1%。从规模以上单位数量看,2017 年成都经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 1500 家,比 2015 年增加 314 家,川南经济区015 年增加 12 家,川东北经济区 133 家比 2015 年增加 42 家,攀西经济 2015 年减少 18 家,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23 家与 2015 年持平。

变化情况图,变化情况,单位,科技服务


图 2-3 五大经济区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变化情况总体上看,四川近年来,在研究设计、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领域,大院大与新型研发组织培育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孵化载体数量逐年增长,截止 20四川科技活动机构达 2100 个,比 2015 年增加 200 多家,机构 R&D 人员人,比 2015 年增加近 1.5 万人,机构 R&D 经费支出 320 亿元,比 2015 15 亿余元。在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和检验检测等领域,四川不断加大科技持,推广设立科技支行和科技特色支行,联合商业银行开发多种科技金融品,并首创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各类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在四川的集初显,独立第三方技术检测机构已达 200 多家。在科技咨询、科学普及和技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支撑全省科技创新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路径各异、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模式,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形大企业综合平台为主体的 点式 科技服务模式(具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业将自身的科技服务资源对外开放或独立出去,面向市场提供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胜;柴微涛;周开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建议[J];决策咨询;2019年04期

2 阚阅;;全球大学创新联盟亚太中心2007年会[J];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04期

3 牛小科;;国家级创新联盟将“落户”潞安[J];支部建设;2018年32期

4 ;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在京成立[J];现代畜牧兽医;2019年03期

5 ;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理事会在京召开[J];中国畜牧业;2019年05期

6 祁红梅;桑楠楠;;盟主权力与能力影响创新联盟稳定性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22期

7 周竟成;;安徽省成立首个功能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6年21期

8 ;共筑高水平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一届四次理事会侧记[J];中国科技产业;2016年12期

9 王睿;卢纪华;;双元性创新、联盟稳定性与技术创新联盟绩效的关系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年01期

10 杨芬;;河南地方政府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刍议[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激励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杨阳;面向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协同创新联盟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刘晓;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韩馥冰;高校知识创新联盟及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胡耀辉;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和谐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王玉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寅;技术创新联盟双元性创新机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年

8 张瑜;基于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网络型协作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罗雪英;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与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10 於流芳;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的关系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昊;四川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2 喻志鹏;知识转移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合作伙伴主体匹配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3 武超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创新机理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4 桑楠楠;创新联盟盟主权力和能力对创新联盟稳定性影响实证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5 黄婕潇;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技术资源、关系风险和结构模式的关系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6 姚丽霞;广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7 胡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8 马雪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双边匹配建模与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毛娟;技术创新联盟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10 李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5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75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