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消费者行为的废旧手机回收渠道偏向与策略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02:43
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巨大的手机废弃量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环境造成了不可预测的压力和危害。为了解决废旧手机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政府、众学者以及企业都积极配合整治废旧手机废弃量的问题,然而解决废旧手机废弃量的根本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将消费者需求转变成促进消费者参与废旧手机回收活动的动力,提高消费者积极性同时提高废旧手机回收量。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渠道的选择预测来研究消费者在渠道偏向情况下废旧手机回收策略的选择,具体如下:(1)分析了目前废旧手机的特点以及我国废旧手机回收处理存在的问题,指出其中消费者问题处于解决废旧手机回收问题的源头,表明研究消费者行为下废旧手机回收问题的必要性。(2)对目前国内外的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研究、废旧手机回收渠道选择的相关研究以及废旧手机回收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指明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将消费者以及消费者行为理论进行了梳理,为后文建立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渠道偏向决策模型做理论基础。(3)根据前文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梳理总结建立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渠道偏向行为决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消费者渠道偏向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并根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预测消费者行为需求,从而预测废旧手机回收渠道的偏向,为下一章将消费者需求转变成废旧手机回收策略进而满足消费者并促进消费者参与废旧手机回收活动的行为。(4)建立消费者渠道偏向情况下的废旧手机回收博弈模型,通过分析网络消费者数量比例以及消费者偏向系数对废旧手机回收体系中回收价格、回收总量以及各回收主体的利润函数来选择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废旧手机回收策略,并用逆向求解法求解模型,求出最优回收量、最优利润以及最优价格。(5)最后本文根据数据收集以及文献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MATLAB对废旧手机回收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绘制网络消费者数量比例和消费者渠道效用系数对废旧手机回收量、回收价格以及利润变化趋势图,结合废旧手机回收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最优策略。
【学位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713.2;F713.55
【部分图文】:
量和废弃量直线上升,并有逐渐取代固定电话使用的趋势。2004年起,我国在??手机生产和消费方面已居世界首位据工信部通信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7年,我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增长了?3.23倍,如图1.1所示。截止2018年??8月底,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15.4亿,相当于我国几乎人人都在使用手机。通??常一部智能手机的实际使用寿命一般为3-5年,然而智能手机的功能和款式的不??断更新,导致智能手机的使用寿命也减少到2-3年甚至18个月左右W。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5],中国每年废弃手机约1亿部,而这些手机??的有效回收率不足2%。??废旧手机是微型精密电子产品,体积小,内含可利用资源性强,例如手机电??路板中含有金、银、钯等贵金属,含量远超普通矿石数倍,其中金的含量是世界??上最优质金矿的金的含量的5.6倍高达280g"[6];手机电池和外包装中含有钛、??镍、锂、钴等多种可再利用的且价值高的金属物质。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这??些有价金属都是稀缺资源,例如国内50%的镍和95%的钴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而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为的渠道选择和回收策略,具体研宄思路如图1.2。??研究问题背景???二丄」???|废旧手机特点|< ̄? ̄?处理现状?'??旧?旧??—手?手一????机?机???1?回?处??;???现存问题?< ̄1?收?理? ̄j?存在丨rli题?? ̄消费者行为 ̄|<—j?—— ̄?[H规胃雖??理?研???i?i??回收渠道选择j|?5?一?H離分臟?丨酷驗??述?&????回收策略研究p?LJ?__?H?—弈???[j]?[il????建立模型?h?2?偏?确定模型????S?向?^????1?3?下???I?I??分析影响因素?^?jr?的?M一^?Stackelbers博弈?解决问题????ik?回??=——?????1?向收????预测渠道选择¥?策1 ̄ ̄?逆向求解法??略??--厂:??结论与展望??图1.2本文研宄思路??本文根据目前国内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现状并分析总结往年学者们关于废??旧手机以及消费者行为的研宄,指出其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说明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使用方法。然后通过消费者行为决策理论建立消费者对废旧手机回收渠道偏??向的决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之间的权重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得到对消费者对废旧手机回收渠道的偏向与选择。通过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渠道的偏向行为,建立回收渠道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建立对应的废旧??手机回收模型
渠道选择的几率,基于此建立消费者回收渠道偏向模型研究此情况下最优的回收??策略以提高消费者参与废旧手机的积极性,提高废旧手机回收量。具体章节框架??如图1.3。??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第三章考虑消费者行为的废旧手机回收渠道偏向分析???i???i???第四章考虑渠道偏向的废旧手机回收模型?第五章考虑渠道偏向的废旧手机回收策略??3C?1?Z????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图1.3本文章节框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近几年我国废旧手机的特点、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现状??以及废旧手机回收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研究背景,并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本文研宄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行为的渠道偏向以及策略的理论意义和限制??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关于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回收行为??9??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92395
【学位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713.2;F713.55
【部分图文】:
量和废弃量直线上升,并有逐渐取代固定电话使用的趋势。2004年起,我国在??手机生产和消费方面已居世界首位据工信部通信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7年,我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增长了?3.23倍,如图1.1所示。截止2018年??8月底,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15.4亿,相当于我国几乎人人都在使用手机。通??常一部智能手机的实际使用寿命一般为3-5年,然而智能手机的功能和款式的不??断更新,导致智能手机的使用寿命也减少到2-3年甚至18个月左右W。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5],中国每年废弃手机约1亿部,而这些手机??的有效回收率不足2%。??废旧手机是微型精密电子产品,体积小,内含可利用资源性强,例如手机电??路板中含有金、银、钯等贵金属,含量远超普通矿石数倍,其中金的含量是世界??上最优质金矿的金的含量的5.6倍高达280g"[6];手机电池和外包装中含有钛、??镍、锂、钴等多种可再利用的且价值高的金属物质。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这??些有价金属都是稀缺资源,例如国内50%的镍和95%的钴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而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为的渠道选择和回收策略,具体研宄思路如图1.2。??研究问题背景???二丄」???|废旧手机特点|< ̄? ̄?处理现状?'??旧?旧??—手?手一????机?机???1?回?处??;???现存问题?< ̄1?收?理? ̄j?存在丨rli题?? ̄消费者行为 ̄|<—j?—— ̄?[H规胃雖??理?研???i?i??回收渠道选择j|?5?一?H離分臟?丨酷驗??述?&????回收策略研究p?LJ?__?H?—弈???[j]?[il????建立模型?h?2?偏?确定模型????S?向?^????1?3?下???I?I??分析影响因素?^?jr?的?M一^?Stackelbers博弈?解决问题????ik?回??=——?????1?向收????预测渠道选择¥?策1 ̄ ̄?逆向求解法??略??--厂:??结论与展望??图1.2本文研宄思路??本文根据目前国内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现状并分析总结往年学者们关于废??旧手机以及消费者行为的研宄,指出其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说明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使用方法。然后通过消费者行为决策理论建立消费者对废旧手机回收渠道偏??向的决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之间的权重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得到对消费者对废旧手机回收渠道的偏向与选择。通过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渠道的偏向行为,建立回收渠道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建立对应的废旧??手机回收模型
渠道选择的几率,基于此建立消费者回收渠道偏向模型研究此情况下最优的回收??策略以提高消费者参与废旧手机的积极性,提高废旧手机回收量。具体章节框架??如图1.3。??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第三章考虑消费者行为的废旧手机回收渠道偏向分析???i???i???第四章考虑渠道偏向的废旧手机回收模型?第五章考虑渠道偏向的废旧手机回收策略??3C?1?Z????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图1.3本文章节框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近几年我国废旧手机的特点、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现状??以及废旧手机回收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研究背景,并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本文研宄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行为的渠道偏向以及策略的理论意义和限制??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关于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回收行为??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慕艳芬;马祖军;;消费者回收渠道选择对WEEE回收企业决策的影响[J];生态经济;2015年02期
2 廖卫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4期
3 王亚涛;尹建锋;徐鹤;;日本废旧手机配件处理技术对我国的启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年01期
4 沧海;;废旧手机回收何时变“绿”[J];电脑爱好者;2012年11期
5 刘宇伟;;计划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J];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08期
6 晏国祥;;消费者行为理论发展脉络[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4期
7 何益波;李立清;;关于我国废旧手机回收和利用的研究[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年Z1期
8 王建明;;城市居民循环回收行为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含义[J];财贸研究;2007年01期
9 罗乐娟,竺宏亮;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激励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4年11期
10 张弦 ,季建华;消费者行为和城市垃圾收运系统对废旧产品进入逆向供应链的影响[J];上海管理科学;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2892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9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