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匿名通信的匿名电子拍卖协议
发布时间:2020-12-10 15:57
为了保护电子拍卖中竞拍者的身份隐私,提出了一个基于匿名通信的匿名电子拍卖协议.该协议在密封式拍卖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匿名通信模型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竞拍者随机选取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进行数据的转发,然后该中转节点再以概率Pf将数据发送给下一个中转节点或是以概率1-Pf将数据发送给拍卖服务器,下一个中转节点重复该中转节点的过程,直到最后一个中转节点将数据发送给拍卖服务器.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使用AES算法和RSA算法分别对消息和密钥进行混合加密解密操作.数据经过多次转发最终到达拍卖服务器.拍卖服务器、任意的中转节点和攻击者都不可能获取竞拍者的身份和位置信息.任意的中转节点和攻击者都不可能获取竞拍者的竞标信息.相比较Crowds、Tor以及其改进的方案,本方案在通信过程中不需要提前建立链路,避免了路由路径上节点建好链路后节点故障而引起的通信失败.通信过程中所有节点都是对等的,并且整个路由路径中不依赖于某些特殊节点,因此该协议实现了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且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健壮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稳定性较好,而且可以在较低的通信和计算代价下获得较好的匿名效果.
【文章来源】: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20年01期 第85-91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k值与匿名度的函数关系图
所有的节点(包含服务器)都是公开密钥系统的成员,每一个竞标者所在的节点均分配一对公钥PKi和私钥SKi,为拍卖服务器分配一对公钥PKs和私钥SKs.简易的匿名通信模型如图1所示.路由表是每一个节点建立的记录自己转发的所有消息的表,每一项包含〈序列号,消息来自的节点(即上一个转发节点)IP地址〉.本文匿名通信模型中节点的简单路由表结构如表1所示.
在下一跳路由方式的匿名通信系统中,控制好路由路径长度是重要的.本文匿名通信模型中,竞标者所在的节点首先在网络中随机选择第一跳节点,其后的节点按一定的转发概率建立重路由路径.将路径长度L定义为网络中一条路由路径上两两相邻节点对之间的段数总和.例如:发送节点→中转节点1→中转节点2→服务器,其路径长度为3.假设转发概率为Pf,其路径长度分布为:其中1≤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差分扰动的均衡增量近邻查询位置隐私保护方法[J]. 胡德敏,詹涵.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8(07)
[2]基于用户分布感知的移动P2P快速位置匿名算法[J]. 许明艳,赵华,季新生,申涓. 软件学报. 2018(07)
[3]一种高效的密封式电子拍卖方案[J]. 王鑫,张晓琳,高明,程相国.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4]基于概率论的发送者匿名性度量模型[J]. 吴孟桃. 河南科技. 2014(09)
[5]AES与RSA算法优化及其混合加密体制[J]. 肖振久,胡驰,姜正涛,陈虹.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4(04)
[6]匿名通信研究综述[J]. 吴艳辉,王伟平,陈建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7(04)
本文编号:2908973
【文章来源】: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20年01期 第85-91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k值与匿名度的函数关系图
所有的节点(包含服务器)都是公开密钥系统的成员,每一个竞标者所在的节点均分配一对公钥PKi和私钥SKi,为拍卖服务器分配一对公钥PKs和私钥SKs.简易的匿名通信模型如图1所示.路由表是每一个节点建立的记录自己转发的所有消息的表,每一项包含〈序列号,消息来自的节点(即上一个转发节点)IP地址〉.本文匿名通信模型中节点的简单路由表结构如表1所示.
在下一跳路由方式的匿名通信系统中,控制好路由路径长度是重要的.本文匿名通信模型中,竞标者所在的节点首先在网络中随机选择第一跳节点,其后的节点按一定的转发概率建立重路由路径.将路径长度L定义为网络中一条路由路径上两两相邻节点对之间的段数总和.例如:发送节点→中转节点1→中转节点2→服务器,其路径长度为3.假设转发概率为Pf,其路径长度分布为:其中1≤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差分扰动的均衡增量近邻查询位置隐私保护方法[J]. 胡德敏,詹涵.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8(07)
[2]基于用户分布感知的移动P2P快速位置匿名算法[J]. 许明艳,赵华,季新生,申涓. 软件学报. 2018(07)
[3]一种高效的密封式电子拍卖方案[J]. 王鑫,张晓琳,高明,程相国.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4]基于概率论的发送者匿名性度量模型[J]. 吴孟桃. 河南科技. 2014(09)
[5]AES与RSA算法优化及其混合加密体制[J]. 肖振久,胡驰,姜正涛,陈虹.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4(04)
[6]匿名通信研究综述[J]. 吴艳辉,王伟平,陈建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7(04)
本文编号:2908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90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