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4 10:53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一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中国凭借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制造业出口贸易大国。但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制造业赖以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不断被削弱。在此背景下,通过增加制造业高级生产要素——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利用其蕴含的先进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提高制造业效率和附加值,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就成为现实性的选择。本文首先在整理和回顾国内外学者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外溢、成本降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价值链升级四个方面深入探究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影响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途径和机制。其次,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规模、产品结构、技术含量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的发展状况,并利用GVC地位指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在2004-2015年间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进行测算和分析。然后,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总体和分行业角度检验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总体层面来看,生...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


文献综述的逻辑关系图

技术路线图,国际分工,生产性服务,制造业


10图 1.2 技术路线图本文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理论研究部分。本部分首先对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与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以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接着,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提出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有利于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命题。最后,分别从技术外溢、成本降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价值链升级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途径和机制。(2)指标测算与现状分析部分。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发动机”,而生产

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国际分工,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企业缺乏核心服务能力,产业结构滞后失衡,难以发挥对国内制造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而国外优质生产性服务的进口能够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技术创新、增加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有效弥补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内容和产业结构的缺陷,促进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因此,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进口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且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越高,影响效应越大。2.2.2 作用机制分析作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黏合剂,生产性服务业加速了二三产业的融合,并在投入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将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串联起来,是实现制造业服务化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组织载体(汪素芹,2008)[65]。本文在总结和梳理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成本降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价值链升级四种途径促进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见图 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差异——基于区域及行业视角[J]. 孔令夷,邢宁.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4)
[2]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 赵景峰,杨承佳.  经济纵横. 2019(03)
[3]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制度质量与制造业分工地位——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J]. 杜运苏,彭冬冬.  国际贸易问题. 2019(01)
[4]生产性服务投入、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 杨仁发,汪青青.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9)
[5]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分析[J]. 廖庆梅,刘海云.  财经论丛. 2018(08)
[6]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 冯正强,陈乘.  工业技术经济. 2018(04)
[7]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区分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的国际投入产出表[J]. 刘艳,王诏怡.  国际商务研究. 2018(02)
[8]全球价值链参与模式的变化轨迹及其对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梁碧波.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9]区域产业分工、生产性服务进口投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经验证据[J]. 姚星,王博,王磊.  国际贸易问题. 2017(05)
[10]什么决定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J]. 马野青,张梦,巫强.  南京社会科学. 2017(03)



本文编号:295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95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