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职业的双重生产:基于网络主播的数字化表演劳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1-02-18 12:10
伴随电商直播时代的到来,青年带货主播的劳动激励机制从"礼物打赏"转变为"带货提成",其工作形态也从情感劳动转向数字化表演劳动。数字化表演劳动是指主播通过"养号"、组团、打造"人设"、激活消费者体验等方式,创造出一种区别于线下的购物剧场,从而将粉丝的观看量转化为消费者的订单量。由于主客观方面的限制,基于数字化表演劳动的直播带货会形成不稳定的短期化就业。但"离场"后的主播并不完全切断与直播的联系,而是将数字化表演劳动后置为一种能随时"返场"的就业选择,以此更主动、更具弹性地应对不确定的未来生活。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创造精准服务各类青年数字劳动者的良好制度环境,促使其成为壮大数字产业的生力军和推进数字治理的新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感制造:泛娱乐直播中女主播的劳动过程研究[J]. 涂永前,熊赟. 青年研究. 2019(04)
[2]网络主播与情感劳动:一项探索性研究[J]. 胡鹏辉,余富强.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02)
[3]不稳定的玩工:游戏模组爱好者和数字游戏产业[J]. 尤里安·库克里奇,姚建华,倪安妮. 开放时代. 2018 (06)
[4]情感共同体:明星“人设”现象背后青年重建社群的尝试[J]. 王倩楠.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8)
本文编号:3039537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感制造:泛娱乐直播中女主播的劳动过程研究[J]. 涂永前,熊赟. 青年研究. 2019(04)
[2]网络主播与情感劳动:一项探索性研究[J]. 胡鹏辉,余富强.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02)
[3]不稳定的玩工:游戏模组爱好者和数字游戏产业[J]. 尤里安·库克里奇,姚建华,倪安妮. 开放时代. 2018 (06)
[4]情感共同体:明星“人设”现象背后青年重建社群的尝试[J]. 王倩楠.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8)
本文编号:3039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039537.html